肛門肉球誤當痔 手術解罹癌危機

亞大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江驊哲提醒民眾平時應多吃蔬菜水果,多運動,可減少得到大腸癌的機會。(林欣儀攝)

中國時報【林欣儀╱台中報導】 台中市78歲陳姓老翁,日前發現肛門處長了幾顆小肉球,他以為是痔瘡、未多理會,後來因血便就醫檢查,才知罹患原位癌,因適逢農曆7月、且年紀大,不願開刀,後接受醫生建議接受「微創單孔腹腔鏡手術」,病理報告為大腸癌第二期,陳男慶幸地直呼「還好有聽醫生的話」。 亞大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江驊哲指出,陳男平常身體還算不錯,只有肛門處長了肉球,因不痛不癢,也沒在意,日前血便也以為是痔瘡破裂導致,就醫接受大腸鏡檢查、順便切除息肉,並於直腸和乙狀結腸連接處發現1顆小潰瘍狀腫瘤,切片證實為原位癌。 江驊哲表示,老一輩病患不喜歡在農曆7月開刀,且陳男年紀大、也不希望開刀,經溝通後,他同意施行「微創單孔腹腔鏡手術」,切除約15公分腸段,術後4天即出院,目前恢復良好,但最終病理報告顯示陳男罹患的是大腸癌第二期,還好早發現,不必接受化療,只需每月定期追蹤。 江驊哲強調,傳統腹腔鏡手術會在腹部留下4至6個小切口,「微創單孔腹腔鏡手術」則將腹腔鏡操作孔集中在一處約3公分的洞,傷口較小且出血少、恢復快,術後不必擔心沾黏問題,但也因較具技術性,建議由技術純熟的醫師施刀,預後更好。 台灣每年約有近4千人因大腸癌死亡,但若能早期發現並治療,第一、二期確診且積極治療者,5年存活率超過8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