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年死8000人!「4類食物」易染致癌劇毒 白飯竟上榜

白飯也恐藏致命危機!(示意圖/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
白飯也恐藏致命危機!(示意圖/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

肝癌號稱「沈默殺手」,是台灣十大癌症死亡率第2名,每年可奪走近8000人的性命。事實上,平時常吃的食物,就有4款容易滋生黴菌「黃麴毒素」,其中一個就是「米飯」。對此,光田綜合醫院大甲院區營養師廖祐妊直言,吃下肚會增加致癌的可能性。

根據109年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資料顯示,肝癌是全國主要癌症死因的第2位,光是2020年肝癌死亡人數就有7773人,約佔所有癌症死亡人數的15.5%。此外,根據107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約有8成肝癌是由B、C型肝炎所引起的,有B、C型肝炎者依照醫囑定期追蹤治療,可有效降低肝癌發生。

綠豆也容易受汙染。(示意圖/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
綠豆也容易受汙染。(示意圖/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

肝癌號稱「沈默殺手」,千萬不能輕忽,在飲食上就得小心了!根據《潮健康》報導,養師廖祐妊表示,台灣天氣潮濕,若保存不當時,很容易滋生黴菌,而真菌代謝後的產物「黃麴毒素」,具有肝毒性。

吃下帶有黃麴毒素的物,可能引發肝臟中毒、肝臟發炎。廖祐妊進一步透露,若引發急性中毒,可能使得肝臟急性發炎、肝細胞壞死,若慢性中毒,則會導致肝硬化,甚至增加肝癌風險。

如果發現米變質就別吃了。(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如果發現米變質就別吃了。(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至於「黃麴毒素」會在哪種食物上產生?廖祐妊分析,黃麴毒素容易滋生在高碳水化合物,包括一、穀類:白米、玉米、蓮子、大麥、小麥;二、堅果類:花生等製品,其中花生是常見容易受到黃麴毒素汙染的食物;三、乾豆類:綠豆、紅豆等,;四、中藥材。

此外,白米若發現有5狀況就不要買了。廖祐妊指出,若挑選白米時,出現一、變質;二、發黑;三、顏色改變;四、缺損;五、破損。廖祐妊提醒,若食物發霉切掉也,剩餘的也不能吃了,因肉眼無法看見微量菌絲,同包裝食物可能早已受汙染。

更多 TVBS 報導
男星長腮腺腫瘤!開腦8小時「頭皮掀開」恐顏面神經失調
反鎖浴室3天!獨居女「喝自來水」絕望等死 白牆淚寫遺言
墜樓猝逝!鮮肉男星「得年22歲」死前3天發文:醒來睏又興奮
窗戶倒影出賣!直播妹壞壞「表情逐漸母湯」 影片一放大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