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不重要、保持耐心並了解你的極限」 巴菲特提醒3件事

巴菲特被譽為「股神」,他寧可投下大筆資金在潛力股上,也不願持有獲利少但看來較穩定的債券。
巴菲特被譽為「股神」,他寧可投下大筆資金在潛力股上,也不願持有獲利少但看來較穩定的債券。

「股神」波克夏控股公司董事長巴菲特的投資心法一向備受關注,被許多人視為是當今、乃至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投資者之一,他透過在股票市場進行明智的投資來實現夢想,其中最重要的3個策略分別是「股價並不重要」、「了解你的極限」、「耐心是一種美德」。

巴菲特成功地將1956年成立的10萬5000美元(約新台幣330萬元)公司投資,最後變成一家價值7670億美元(約新台幣24兆元)公司。巴菲特的淨資產也大幅增加,超過1170億美元(約新台幣3.68兆元)。

《巴菲特寫給股東的信》一書出版逾30年,最近推出增加4萬多字的增修版。巴菲特舉自己早年買農場的實例,書中集結巴菲特寫給波克夏股東的建議。提醒投資人要保持耐心,運用常識發揮判斷力,也要知道自己的侷限,不要孤注一擲。

「股價並不重要」方面,雖然忽視股價走勢似乎是荒謬,但作為一名長期投資者,巴菲特並沒有執著買進股票,而是收購企業。因此,他的重點是評估標的公司的基礎業務和業績,而不是使用技術分析來尋找和預測股價模式。從長遠來看,股價將反映公司的內在價值。

因此,如果業務表現良好,股票最終也會隨之而來。判斷一家公司是否優質,需要相當多的細微差別觀察,這個過程是選股的核心。然而,巴菲特正尋找一些一致的主題。最值得注意的是競爭優勢的存在。一家能夠在競爭對手中保持優勢的公司,更有可能佔領市佔、實現成長,並為股東創造價值。

至於,聰明機智並不總是等於是智慧。即使是世界上最聰明的投資者也存在著知識差距,這可能導致他們做出一些不明智的決定。巴菲特簡單的留在他的「能力圈」內做出合適判斷,這在很大程度上可避免資訊誤判的一個關鍵作法。

巴菲特不像許多人追逐每一個令人興奮的投資機會,而是堅持選擇那些在他熟悉的行業內運作的公司。當然,這些年來他仍然犯了很多錯,由於忽視複雜的營運,也錯過了一些很棒的投資。但這也可以說是他在職業生涯中避免多次災難的原因。

「耐心是一種美德」部分,即使投資者找到了世界上最好的公司並進行投資,致富可能不會在一夜之間發生。企業需要數年時間來執行策略並為股東創造價值。因此,遵循巴菲特的投資策略主要是「等待」。尤其是投資人看到公司調整或崩盤期間,此時多數人本能是在價格崩潰前開始拋售。

然而,巴菲特認為,這時候什麼都不做,往往是最明智的決定。從短期來看,看著一家有潛力的公司遭受損失,可能會很痛苦,但更糟糕的是,隨著公司發揮長期潛力,先前已經出售的股票,後來卻飆升至新高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