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今年最慘,專家卻指特斯拉還有救?

週二晚又跌!2022年美國科技股跌幅第一慘,已成電動車霸主特斯拉,取代Meta。馬斯克過去屢屢一發言就能讓股價大漲。為何最近變落水狗?是他治理方式出錯,還是本業不行?特斯拉又何時股價能翻身?中國解封將被迫減產?華爾街分析師與產業專家指,該企業未到最糟狀況。

曾經,馬斯克呼風喚雨,隨意發言都能讓特斯拉(Tesla)股價大漲。然而,自從積極整治推特的風雨襲來,電動車霸主特斯拉被帶衰,一個月內股價就跌破三成,在2022一整年至今,截至23日盤後,股價更慘跌近七成。

若以今年美國那斯達克的科技股來相較,特斯拉全年股價跌幅69%,已超越元宇宙泡泡吹破的社群霸權Meta之-65%,榮登2022年第一慘!讓這兩年狂呼教主英明的眾多信徒股東們,現在眼睜睜看投資縮水,心在淌血。

然而,全球電動車仍被公認為未來10年內最熱門產業,特斯拉是真的本業不行?還是坐擁信徒無數的馬斯克,自己出問題?

一些業界人士私下指出,馬斯克整頓推特過程,讓人覺得形象破滅;以及馬斯克還公開在網上和股東對嗆等,都是股價崩不停的主因。

首先,根據《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追蹤,馬斯克自從去年11月起,就開始分批賣出手上的特斯拉持股。據紀錄,分別是2021年11月;以及2022年4月、8月,11月與12月,總價值已超過390億美元。老闆都狂賣下,難怪股價沒支撐。但,這些資金去哪裡了?如今可能絕大部分,都用來拯救他新收購的推特。

馬斯克狂賣股,可能都用來救推特

馬斯克在2022年1月,就花了26億多美元,入股Twitter這個負債累累的社群平台,4月則提議以430億美元收購,最終在10月完成。由於該公司原來就有130億美元債務,算盤一撥,馬斯克光靠這陣子的持股變現,可能都還不夠用。

然而,特斯拉的小股東們,在意的才不是這個。他們抗議指出,馬斯克在自己狂賣股後,曾在今年10月表示,會適度讓公司回購股票,讓股價回穩。但至今沒實現,只見他自己股票愈賣愈多,讓這些當年勇於存股的信徒們已快變「存骨」,氣憤不已。

陳心慈攝
陳心慈攝

讓Tesla股東失望就算,他竟還回嗆

最後,馬斯克在上週平安夜前夕的12月23日,僅承諾未來到2025年,不再續賣特斯拉股票,對股票回購反悔這事,甚至還回嗆︰「我才不會屈服於那種要硬撐股價的觀點。」

結果,特斯拉股價23日當天僅小回到125元一下下,收盤還是跌。這充分說明了股東們對馬斯克的發言已不再擁戴,沒因此回頭買股。甚至不少網友直言,既然馬斯克股票回購可以不兌現,誰知道不續賣,是否又淪為風中的承諾?信心崩盤跡象明顯。

大陸疫情升溫,有瓶頸?

但,現在也不少人質疑,特斯拉電動車本業不行,才是股價崩盤主因。例如,特斯拉上週六(24日)突宣布上海廠又要停工,不過官方已駁斥僅為聖誕節例行休假與產線維護。另外,敵手比亞迪在交車量頻傳倍增,追車特斯拉愈來愈近,更備受關注。

首先,在大陸停工方面,據《霸榮週刊(Barron’s)》指出,華爾街分析師評估,不論是否真受疫情影響,已預計今年第四季度特斯拉將售出約42萬輛,低於幾週前的約44萬輛,小減2萬輛。

但同業比亞迪一樣受影響,在上週四(22日)官方坦承,這波中國大感染蔓延快,不少廠內工人確診,產量有減少跡象。

比亞迪超越特斯拉有端倪,但分析師指這點還更勝

另外,中國電動車勁敵比亞迪(BYD)與特斯拉的交車輛數,今年已大幅縮小。王傳福更曾在6月股東會上樂觀預言,現在是快魚吃慢魚,非大魚吃小魚的時代。暗示比亞迪靠交車快,當快魚逐漸領先。

中國電動車比亞迪(BYD)董事長王傳福。達志影像
中國電動車比亞迪(BYD)董事長王傳福。達志影像

不少華爾街分析師預測,以這速度來看,比亞迪2023年可望超越特斯拉,成為全球製造最多電動車的廠商。不過特斯拉車價格較貴,勝在獲利。而特斯拉在2023年,則有機會在獲利上超越全球營業利益第一的車商豐田(Toyota)。在財務體質上也有亮點。

以綜合數據分析來看,特斯拉是出現一些危機,但要說足以讓股價銳減七成,還有一段距離。即刻找對方法化解,仍有救。

不過,根據AutoForecast Solutions調查機構分析,到2029年,全球生產的汽車,將有26%銷往北美市場。同時由於美國政府2023年有電動車優惠補助上路,許多民眾正等明年再買車,預期會有幫助。不過,全球電動車兩大市場,中國與歐洲正受經濟放緩衝擊,北美也正受升息衝擊

北美電動車,可能陷入洗牌戰

該機構分析師並指出,2023年Benz、福特與通用等許多傳統車商都將大規模生產電動車款,也都瞄準美國市場。當廠商狂推,2023年市場買氣卻不太樂觀,北美市場遭遇一輪洗牌戰是可能發生的事。呼籲特斯拉等既有廠商別太自滿,小心應戰。

總而言之,特斯拉股價何時會翻身?馬斯克本人的治理方式比本業更關鍵。許多信徒們,現在應該都希望,2023年別再看到執行長現脫軌行徑,回頭重振特斯拉聲威。

至於散戶能從特斯拉慘跌,學到什麼?《CNBC》知名財經主播克萊默(Jim Cramer)指出,今年不論特斯拉、Meta或蘋果等領跌的科技股,其實都是疫情時的勝利組,股價早就被捧到天高。他不會怪罪股民選擇這些股票,只是會建議,2023年別再犯下同樣錯誤:就算再好的公司,股價不夠便宜都別撿。

加入遠見雜誌LINE好友,接收更多好文章!

看更多遠見雜誌文章:
「特斯拉」公路揭祕 馬斯克青睞的奧斯汀魅力何在?
國際週報》Tesla財報遜於預期,馬斯克在中國遇強敵
最強慣老闆:馬斯克要求Twitter員工回公司、熬夜不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