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指數期貨贏家專欄-半導體30期 分散風險

本周台股最重要的大事,即等待22日輝達的財報公布。自從去年OpenAI GPT上市轟動全市場,生成式AI引發第二波AI浪潮,從訓練模型到推論,讓AI應用走進消費者的生活,也引發科技巨頭的AI軍備競賽。最大的受惠者在台灣的半導體相關電子股,從上游的IP設計公司到半導體代工台積電、中游的散熱模組到下游的整機伺服器整合廠鴻海(2317)、廣達(2382)等。

從近期Google推出Gemini全助理系列、微軟旗下OpenAI GPT 4o再更版,以及往往後發先至的蘋果,是否會在6月初的WWDC拋出震撼彈,讓市場驚喜一下也不無可能。從廣達法說釋出的消息來看,新一款GB200伺服器預計將於今年第四季量產,也就是說,現在的股價評價仍在作夢階段,真正嚴苛的財報檢視期大約會落在明年上半年,配合美國年底即將大選,政策牛肉有望持續支撐下半場的牛市行情。

投資人除了透過那斯達克和費半指數期貨,也可以考慮直接交易臺灣期交所的半導體30期貨,其成份股權重分散,可均衡反應產業鏈具代表性公司表現,且波動度高與具策略交易操作機會,用少量金額就能參與半導體市場。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投資台灣3大方案延長三年 政院今拍板
台灣本田首款國產油電車 逆勢降價
世銀調降陸今明年GDP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