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王信驊將赴高雄慶祝20周年!若輝達、超微研發中心都去南部 對台灣有什麼改變?半導體專家鐵口直斷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已經離台,但他上周掀起的熱潮可說是「高燒不退」。

國內半導體專家認為,如果輝達及超微(AMD)都在南台灣設立研發中心,加上今年已經落腳高雄的股王信驊(5274)及鴻海高雄軟體研發中心,不僅有助平衡台灣長期以硬體為主的科技業思維,也將裨益全台的學界及產業鏈,大幅提升產學界的能力。

生成式AI將為國內IC設計業 創造全新榮景

半導體專家楊瑞臨在周日(9日)播出的數字台灣節目,接受主持人謝金河訪談時透露,5月有兩家重量級IC設計公司宣布進駐高雄,一家是全球第一大伺服器管理晶片供應商信驊科技,另一家是主攻AI晶片矽智財(IP)的軟體業者Skymizer,背後促成的就是他本人。

楊瑞臨表示,這兩家公司上周都有參加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而且兩家公司都很好地掌握了生成式AI,去服務終端裝置。

他也提到,信驊董事長林鴻明打算今年11月公司成立20周年時(總公司在新竹),把全公司員工都找去高雄,在當地舉行20周年慶祝活動。

楊瑞臨認為,生成式AI帶給台灣的一大機會,就是為國內IC設計業創造全新榮景。

他認為,在雲端的AI伺服器部分,「台積會帶動更多台灣的供應鏈,甚至是全球半導體的供應鏈」。

「而生成式AI在終端部分,會帶動整個台灣的IC設計業。」

「雲端的話,大概就是這幾個大咖的天下,但未來生成式AI在終端的部分,不只是PC、smartphone,不只是自駕車、電動車、機器人,還有很多多元的終端(裝置)。」

「我很樂觀期待,這些終端(裝置)會讓台灣有護國神山群。」

若輝達或超微研發中心落腳南部 「將大幅提升學界能力」

楊瑞臨也認為,不論是超微執行長蘇姿丰可能在台南設立研發中心,或是超微的台灣第二座研發中心可能落腳高雄,「它會去帶動,不只是產業,還會大幅提升學界的能力,能嘉惠到台灣的教授及學生」。

根據高雄市經發局官網,5月初信驊科技、Skymizer雙雙宣布,將南拓企業據點至高雄,並由信驊科技董事長林鴻明、Skymizer創辦人暨執行長唐文力,分別與高雄市政府簽署「南進高雄合作意向書」。

這兩家大廠進駐後,南台灣半導體產業鏈將更完備,從上游的IC設計、中游的晶圓製造,到下游封裝測試與材料設備均一應俱全,各個更是全球領導地位的指標企業。

林鴻明當天表示,信驊是專業IC設計公司,除了全球市佔率第一的伺服器遠端管理晶片(BMC)外,也多年耕耘360度影像處理技術有成,以Cupola360全景影像處理器,持續拓展Cupola360全景視覺化管理解決方案,打造信驊營運的第二隻腳。

林鴻明指出,在IC設計的過程中,設計方案的落地驗證繁瑣,卻也重要。

高雄擁有國內唯一海空雙港,未來清大及交大也將到高雄設立分部、培育半導體人才,在IC產業人才供應有相當潛力。

兩間重量級IC設計公司,投資高雄!? 今天高雄迎來兩家全球知名企業進駐,分別為...

由陳其邁 Chen Chi-Mai 發佈於 2024年5月2日 星期四

Skymizer創辦人暨總經理唐文力則指出,Skymizer是國內唯一以智慧型編譯器起家的軟體業者,自從OPEN AI與生成式AI在2023年爆紅後,Skymizer已經投入LLM(大型語言模型)鑽研技術,推出以Transformer模型(神經網路架構)為基礎的矽智財(IP)方案EdgeThought(邊緣思維)。

如此使Skymizer在軟體堆疊有更完整的解決方案,能以一站式產品策略,協助客戶開發需要的晶片。

不僅如此,近幾年先進製程及高等教育及研究資源陸續落腳高雄,讓公司有意規劃以高雄為基地,投入設計驗證工作。

超微或輝達來台設研發中心 國內IC設計人才荒恐怕更嚴重?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輝達或超微這種世界級科技巨擘來台設立研發中心,固然可以博得媒體目光,也為政府創造吸引外資投資台灣的成效,但看在國內IC設計業者眼中,卻可能威脅大於機會,特別是在人才外流。

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TSIA)攜手DIGITIMES,去年3月發表了「台灣IC設計產業政策白皮書」,是國內史上第一次由IC設計界發起的政策白皮書,並由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以白皮書總諮詢顧問的身分對外發表。

白皮書在加強國內IC設計人才政策的章節中指出,IC設計業擴張使人才需求持續成長,但國內理工人才培育速度跟不上,人才缺口持續擴大。

當政府進一步提供鉅額補貼或其他政策誘因,吸引外商來台設立研發中心,每年就地徵才以千百人計,本土人才正加速流往外商,且不限初入職場的畢業生,台灣IC設計公司內訓練已久的資深工程師,甚至研發主管更首當其衝。

「當企業內新血補充不及、內部優質人才又加速流失,勢將削弱本地IC設計業的競爭力。」

白皮書點名 政府補貼輝達及美光來台投資 遠超過對國內同業補助額度

「台灣IC設計產業政策白皮書」也提到,根據政府推動的「領航企業深耕計畫」,截至去年第一季獲得補助的外商有美光的「DRAM先進技術暨高頻寬記憶體研發領航計畫」與輝達的「人工智慧創新研發中心計畫」,政府分別補助47.22億元及67億元。

這兩筆金額「遠超過對台灣同業的計畫補助額度,雖帶動兩家業者在台的自籌款投資,但決策過程是否透明?鉅額補助的效益及衝擊為何?並未充分揭露與討論」。

TSIA在白皮書中強調,「人才資源是IC設計業競爭力的重要關鍵,建議在補貼鉅資引進外商來台設立研發中心的同時,也應同步思考對國內競爭業者的衝擊及如何為國內產業留才而適度調整政策作法」。

「若欲以貼補或優惠政策招商,應優先考量引入台灣欠缺或互補性的技術,並加強政策的透明性及合理性,以供各界檢視。」

本文暫不授權媒體夥伴


更多今周刊文章
股王信驊將赴高雄慶祝20周年!若輝達、超微研發中心都去南部 對台灣有什麼改變?半導體專家鐵口直斷
年領百萬股息數學老師,為何持續加碼00878?拆解「5關鍵+2濾網」:●元以下都是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