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癌症?誘發危險因子多,不知不可!

【華人健康網文/亞東醫院家庭醫學科林晉賢醫師】肥胖是許多現代人所面臨的健康問題,隨著飲食的西化與生活習慣的改變,肥胖正默默的影響國人的健康。肥胖的人罹患糖尿病、高血壓、冠狀動脈心臟病的危險性會比較高,然而肥胖對癌症的風險又是如何呢?近年來有很多國內外研究都指出肥胖會增加罹患癌症的危險性,其中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也指出肥胖會增加癌症的風險,特別是食道癌、胰臟癌、大腸直腸癌、乳癌、子宮內膜癌、腎臟癌、甲狀腺癌、膽道癌等。

(情境圖片/華人健康網提供)
(情境圖片/華人健康網提供)

肥胖對不同癌症的引發機轉,有著不同的作用機制。

大腸癌

胰島素阻抗和高胰島素血症(hyperinsulinemia)會使得我們人體葡萄糖的代謝異常,誘發大腸癌。一份加拿大的研究顯示男性在20歲以後的體重若增加了21公斤,罹患大腸直腸癌的危險性會比體重穩定者多60%。澳洲一個7年的觀察研究顯示,男性若能減重,大腸癌的危險可減少達50%。

食道癌

近年來,食道癌的細胞型態從鱗狀上皮轉變成以腺細胞癌為主,其一是因為有越來越多患者是被胃食道逆流所誘發,其二是肥胖會引起細胞分泌激素來誘使身體產生發炎反應,讓肥胖的人得到食道腺細胞癌的風險比正常人要來的更高。

乳癌

對於女性民眾來說,肥胖也是停經後婦女罹患乳癌的危險因子之一。停經後的肥胖婦女身體有較多的脂肪細胞,造成血中雌激素濃度升高,進而誘發乳癌產生。停經後的肥胖婦女,若能減輕10公斤且不復胖,則乳癌的發生率可減少50%。

(情境圖片/華人健康網提供)
(情境圖片/華人健康網提供)

其他癌症

研究顯示,男性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每增加5單位,發生食道癌的風險會增加52%,甲狀腺癌增加33%,大腸癌、肝癌、腎臟癌增加24%。而女性每BMI增加5單位時,發生子宮內膜癌與膽囊癌增加59%,食道癌增加51%,腎臟癌則增加34%。其它包括:血癌、淋巴癌、胰臟癌,攝護腺癌等也都榜上有名。

雖然肥胖能造成許多的癌症,但這同時也意味著,若能嚴格的將體重控制在正常範圍,可以減少許多癌症的發生率。而體重控制的最重要部分便是控制飲食的熱量攝取。良好的控制熱量攝取不但減少了肥胖的產生,也使我們更有精神。

其次是運動,須符合以下條件:一天要有30分鐘的運動(連續30分鐘或分成兩段各15分鐘)、每週有5天能做到及心跳至少要到達110下。 最後才考慮藥物及手術的治療。對於輕度病態性肥胖,可以考慮以羅氏鮮、諾美婷治療,但諾美婷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目前已下市。

而目前有新的減重藥物,副作用小,是未來輕度病態性肥胖病人的另一項選擇。若為嚴重病態性肥胖的病人,外科手術介入可達有效的減重,但其副作用相對較大。對於癌症與肥胖,本院有相關的門診可以提供民眾諮詢,歡迎民眾善加利用,增進健康。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