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關節鏡術後不需固定綁三角巾了?!新式復健,術後第一天就開始!

記者 魏吟冰/綜合報導

一名30歲的上班族,健身舉重時不慎導致旋轉肌腱破損,肩膀活動時異常疼痛,嚴重影響生活和工作。接受肩關節鏡手術治療後,希望儘早回到工作崗位,於是醫師在病患疼痛可接受的範圍內,術後第一天長庚醫院就開始了復健計畫,且病患僅在必要時使用三角巾作為保護,術後第三天疼痛逐漸減緩,二到三個月後肩膀活動完全恢復正常,第六個月更已恢復運動習慣,康復過程相較於傳統復健快上許多。

新式肩關節竟術後復健第一天就可開始,大幅縮短康復時間

林口長庚醫院運動醫學骨科陳昭宇醫師表示,為了讓肩關節鏡術後的組織儘早癒合,傳統的術後復健會要求病患用三角巾讓肩膀維持固定姿勢,保護肩關節約4~6週,待傷口完全康復後才開始復健計畫。而復健計畫目的在減輕肩關節疼痛和腫脹,逐漸恢復關節角度和肌力強度,之後著重增強肩關節部份肌肉力量,恢復關節靈活度,最後則是恢復日常生活功能。但這對於當今社會想盡快恢復日常生活的病患來說,康復時間實在過長。

為加快病患康復速度,且提供安全有效及減少醫療成本的術後復健方式,新式的術後復健則是讓病人在術後第一天便開始接受緩和式的復健動作,在病人疼痛能承受的範圍內,鼓勵多活動肩膀,三角巾則準備在必要時使用以提供保護。

進一步延伸研究,新式復健肩膀靈活度有顯著提升

基隆長庚及林口長庚骨科研究團隊-陳昭宇醫師、邱致皓醫師及胡景維醫師,進一步從1,082位國內外接受肩關節鏡手術的病患進行術後復健研究,發現接受新式術後復健的病人在術後肩關節活動方面,例如肩膀前屈、外旋活動度等,相較於傳統病人有顯著提升,並且新式復建相較於傳統復健並不會造成術後肌腱破裂發生率上升。這項對肩關節鏡手術病患復原相當有意義的研究成果,已發表在2023年12月國際知名期刊「BMC肌肉骨骼疾病(BMC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受到醫界矚目。

林口長庚醫院運動醫學骨科邱致皓主任表示,這項研究為肩關節鏡術後復健提供了新的思路,術後第一天立即開始復健,更可能有助於加速康復速度、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並減少康復期間的不適感。

肌腱破損嚴重、骨鬆、高齡、肥胖者仍較適用傳統復健方式

不過,邱致皓主任也強調,儘管新式復健顯示出良好的效果,且不會造成額外術後併發症狀,但對於某些特定族群的病患,例如肌腱破損特別嚴重(巨大破損),或是病患有高齡、肥胖、骨質疏鬆等危險因子,傳統復健方法仍可能更為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