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亞數位落差大 民團降低IT教育學費門檻助發展

教室裡的學童們,有的專心看著裝了輪子的機器人跑來跑去,有的則是緊盯著電腦螢幕,但他們可不是在玩耍,而是課外的電腦教育。

肯亞的平均每人GDP在非洲只能算中等,但卻被視為相當有潛力的新興經濟體,科技程度更在非洲各國名列前茅。

然而貧富差距重要指標的吉尼係數,肯亞達到0.416,超過了0.4的警戒值。受此影響,中上家庭和低收入戶的數位落差,引起團體的重視。

「跟孩子們一起寫程式」團體創辦人歐文諾表示,「多數的學童電腦程式課程,學費達5000肯亞先令,相當於50美元(新台幣1500多元),這對基貝拉貧民窟的家長是天文數字,本團體跟孩子一起寫程式,是把電腦程式課程帶進貧民窟,學費壓到付得起的每期50肯亞先令。」

也就是說,貧民窟每一期的電腦程式課程學費壓到一般的百分之一,不到新台幣16元。剛接觸電腦課的小孩就從電腦的基本運作方式開始了解,而進階的學習則是包括製作網頁,設計行動裝置的應用軟體及遊戲軟體,甚至是機器人的自動控制軟體等等。

為了推廣這類科技教育,相關團體希望能有更多青少年能在不分性別的公平環境下學習。

只是肯亞仍不時傳出女權遭到迫害的狀況,社會上對於女性學習IT科技的接受程度,仍有待提升。

歐文諾表示,「我們一開始曾面臨不小的挑戰,要說服女孩子來上課相當困難,但現在能看到女孩們接受科技教育,帶頭寫程式或是操控機器人,讓我深感欣慰。」

電腦程式課程女學員安妍格說道,「當今世界變化更加快速,任何事都與科技相連結,因此來上電腦科對我很重要,可以讓我在未來更有競爭力。」

參與肯亞貧民區電腦教育的團體指出,下一步就是安排學生在學校放長假期間到IT相關企業去研習,或是以工讀生及實習生的方式,讓學生吸收實際的職場經驗。或者更進一步,撮合雇主與這些未來的勞工,為肯亞的產業升級注入活水,也為縮小貧富差距及數位落差做出貢獻。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程式教育從小扎根 學習邏輯與實際應用
創新教育提升數位自學力 課本再造推美感
桃園「自造教育」 實務操作培養自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