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脹氣、火燒心如何緩解? 一次瞭解常見胃藥與作用

現代人工作繁忙、壓力大、生活步調緊湊,有時一忙起來連飯都沒時間吃,長期而言不僅營養失調,連帶出現胃病發生率也逐漸攀升。臺大醫院雲林分院張庭瑄藥師表示,常見的胃藥多達10多種,建議先搞清楚自己的症狀再吃藥,才能有效緩解不適且能減少副作用喔!跟著健談圖文認識常見的胃藥與作用。




常見的胃藥與作用說明如下:

1. 中和胃酸
含鎂和鋁的制酸劑具有中和胃酸的功用,可以改善胃酸過多的心灼熱感(亦即俗稱的「火燒心」),或是因腸潰瘍所導致胃酸過多的問題。常見用以中和胃酸的藥物包括「氧化鎂 (MgO)」、「寧適錠 (Nacid)」等,張庭瑄藥師補充,氧化鎂泡水可以溶解,若病人不會吞嚥可以泡水服用;而寧適錠比較大顆,建議可以咀嚼後再吞,改善效果較佳。

2. 組織胺阻斷劑
當組織胺 (Histamine) 接觸到胃壁細胞時,就會啟動造成胃酸分泌機制。因此,針對胃酸過多導致胃食道逆流或胃潰瘍患者,可採用組織胺阻斷劑 (H2 antagonist) 來改善不適。此類常見的藥物如「景樂寧 (Kimodin)」。

3. 氫離子幫浦阻斷劑
阻斷氫離子以抑制胃酸分泌,有助改善胃食道逆流與胃潰瘍不適。常見藥物包括「泰克胃通 (Takepron)」、「得喜胃通 (Dexilent)」、「耐適恩 (Nexium)」、「百抑潰 (Pariet)」等。張庭瑄藥師提醒,此類藥物不建議磨粉服用!不會吞服的病人,前三種泡水即可溶解成小微粒再喝,泰克胃通是口含錠,放在舌尖就可溶解;若是吞嚥困難的病人,則可將得喜胃通膠囊打開並與蘋果醬拌勻服用。

4. 形成保護層
運用藥物作用在胃壁上形成一層保護膜,以改善胃部不適。常見藥物包括「艾胃逆服 (Algitab)」內含藻酸膠和微量金屬,和胃酸接觸後會形成泡沫乳膠以保護胃壁,也因為泡沫比較輕會浮在胃液的表面,可防止胃食道逆流(此錠劑較大顆可咬碎後吞服);「保胃(Scrat)」的乳狀成分會包覆在胃潰瘍的滲出物上,形成一層保護層,防止潰瘍部位再度被胃酸刺激,但此藥應避免和制酸劑同時服用,且與其他藥品亦需間隔兩小時為佳。

張庭瑄藥師提醒,沒有任何單一的胃藥可以解決所有胃部不適,建議先諮詢醫師診斷,瞭解自己的症狀與病情,才能真正對症下藥!





若因脹氣、胃痛等狀況出現時,又有哪些常見藥物可幫助緩解症狀呢?

5. 消脹氣
此類作用以「加斯克兒 (Kascoal)」為常見藥物,此藥可降低腸胃氣泡的表面張力,使脹氣的泡泡破裂,而達到消脹氣的效果,但這些氣體就會由打嗝或是放屁排出體外唷!

6. 局部止痛
常見藥物如「息痛佳音 (Strocain)」,可局部麻醉,達到抑制痛覺的效果,故可改善胃痛不適。但張庭瑄藥師提醒,此種藥物請勿磨粉或咬碎,以免造成口內麻木感。

7. 促進腸胃蠕動
可增進腸胃蠕動,改善噁心、嘔吐的症狀。常見藥物包括「摩舒胃清 (Mopride)」與「補樂美淨 (Prometin)」。

8. 解痙 
透過抗毒蕈鹼 (anti-muscarinic)達到抑制平滑肌、阻斷腸胃蠕動的效果,故可改善胃腸道痙攣或運動亢奮(即為胃絞痛問題),常見藥物為「補斯可伴 (Buscopan)」。

張庭瑄藥師提醒,若經常出現胃部不適者,應將不舒服的感覺與症狀清楚告知醫師以查明病因,對症下藥才能真正緩解不適症狀;切莫忽視身體警訊、延誤就診或者擅自服用藥品,以免造成不可逆的健康損傷。

胃部不適相關問題,建議諮詢「肝膽腸胃科」


專家諮詢:臺大醫院雲林分院 張庭瑄藥師 延伸閱讀

■  藥物過敏的常見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