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道逆流作怪怎麼辦? 醫曝生活「小技巧」能大幅改善症狀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現代人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快,再加上熬夜、吃消夜等不良生活習慣,越來越多年輕人因為胸痛、喉嚨痛,跑遍心臟科及耳鼻喉科,幾經波折後,才發現原來是胃食道逆流在作怪!醫師提醒,其實只要體重管理好,再搭配些「小技巧」就能讓胃食道逆流狀況大幅改善。

胃食道逆流是什麼?聯安診所超音波室主任楊建華表示,這是胃酸、食物等胃內容物逆流到食道出現的疾病。因食道不具備胃壁的自我保護機制,每次逆流都會造成傷害,久而久之,食道的傷口形成潰瘍,甚至因為反覆的受傷、復原循環,讓食道纖維化,失去彈性後逐漸窄化。

門診就有年僅30歲的年輕人,時常鬧胸悶、不舒服,打嗝時都嚴重胃酸逆流,只好就醫求助,接受醫師的建議之後,隔年再健檢,胃食道逆流狀況已大幅改善。

楊建華說,男子聽從建議,先減重至少5公斤,並搭配飲食調整,減少酸甜食物、將晚餐時間提早,再搭配些「小技巧」,像是在加班前先吃晚餐,睡前2個小時停止飲食;採用左躺睡姿,使胃酸與食物留在胃中,並用15到20公分的枕頭墊高頭部,都可以改善逆流風險。

千萬別小看胃食道逆流!因為長期的食道傷害,會讓食道腺癌風險增加。近年來國內發現,本來常見於歐美國家的食道腺癌,在台灣也不斷增加,醫學文獻更指出,台灣胃食道逆流比例其實是亞洲之冠。

楊建華警告,根據聯安診所內部統計,平均每4人就1人有胃食道逆流,近8成患者為30到59歲。而年輕人罹患胃食道逆流,原因無非是兩種:生活和飲食習慣改變。

楊建華提醒,高壓、日夜顛倒的上班族、肥胖、愛抽菸喝酒者,尤其是有相關疾病家族史的人,更應該提高警覺。考慮到胃食道逆流有致癌風險,如有親人在40歲時罹患食道癌,建議就要提前10年,也就是在30歲時開始規劃檢查,提早預防。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有影】合約最後4小時翻盤!陳時中首揭買嘸BNT 只因稿中有「我國」兩字

【有影】高雄疫苗量竟比重災區新北多? 「分配公式」曝光原來這樣算的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更多健康相關新聞
增加免疫抗病力 大蒜、洋蔥都上榜 醫:不要過量狂嗑
8成民眾不知道怎麼洗臉 皮膚科醫師:正確洗臉一分鍾就乾淨
失智症治療新曙光 臺醫大領先全球新發現登國際知名期刊
找出染疫者 食藥署首度核准AI偵測X光片揪新冠肺炎
天熱最容易結石上身 醫曝「3大地雷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