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佛研究院攜20學者重探抗戰史:日軍敗因缺少制衡

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院研究員郭岱君。(記者楊青╱攝影)
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院研究員郭岱君。(記者楊青╱攝影)

由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院牽頭,來自世界多國20位專家學者共同參與為期九年的中日戰爭研究告一段落,三卷超過100萬字的研究報告近期在台灣出版。研究召集人暨報告總編、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院研究員郭岱君表示,研究顯示,當時國強兵強的日本在對華戰爭中慘敗,是因為日本的政治制度缺少對軍隊的制衡,導致被日軍一意孤行,尤其在戰爭打紅眼之後,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最終落入蔣介石持久戰大策略泥潭。

作為胡佛研究院兩蔣日記主要整理者之一,郭岱君表示,過去十年當中陸續開放兩蔣日記,2005年開放蔣介石日記,兩年前開放蔣經國日記,這些檔案的開放,特別是蔣介石作為主宰中國決策將近60年的歷史人物,他的日記對大家了解20世紀中華民族政治、外交、經濟、社會、軍事以及國際關係等等都有重大突破,同時顛覆了很多傳統的記載和說法。

新研究回答70年來謎團

老蔣日記開放後,美國、日本、俄國的相關檔案也相繼出爐。與此同時,很多學者達成共識,認為從二戰至今70多年中的一些重大議題,日記始終沒有說清楚來龍去脈,所以大家決定一起攜手,跳出民族主義以及意識形態框框,重新探討這場戰爭。20位研究人員中包括六位日本學者,其中有日本最知名的近代史教授、東京大學的加藤陽子。

郭岱君表示,新研究回答了很多70年沒有得到完滿答案的疑問,包括日本當時那麽強大,為什麼最後輸掉了這場戰爭?中國這麼疲弱貧窮落後且四分五裂,為什麼沒有輸?美國的兩個原子彈投與不投,會不會造成太平洋戰爭一樣的結果?中共在日華戰爭中成長而且是戲劇性巨幅的成長是什麼原因?等等。

郭岱君表示,研究顯示,在太平洋戰爭之前,中華民族獨自抗戰五年。日本當時出兵中國時,曾時跟天皇保證「只三個月,我們就把部隊撤回來」,日本最初的計畫是要控制中國的所有資源和港口,但是在1941年12月7日之前,中日打了五年的戰爭,日本卻未能把中國打垮。

日本國防白皮書在1930年代的假想敵,陸軍是俄國,海軍是太平洋對岸的美國。對中國,日本的政策是,利用支那割據,分而治之。然而,日本成也在軍,敗也在軍,當時日本陸軍和海軍均已非常強大,且兩軍互別苗頭,但卻無政府可與制衡。

面對日軍的膨脹,蔣介石早早就預言戰爭避免不了,同時早早將戰場設在上海,一來上海和江南是他的地盤,另外中國南方的水鄉澤國日軍坦克寸步難行,從1935年,蔣介石就開始沿著黃浦江的入口建置各種碉堡,準備迎戰日軍。

日軍以為中國軍隊很弱,但是沒想到蔣介石將中央軍聚集在上海,日軍碰到硬石頭,只能不斷增兵,先後三次大增兵,最後還被迫從華北調兵南下。而中國方面,蔣介石部隊在上海激戰三個禮拜,死傷慘重,始終讓日軍無法在黃浦江登陸,蔣英勇抗戰激發了全國人民的抗日熱情,各地援軍紛紛前來,75萬軍民聯合抗日,上海打了整整90天。雖然中方軍隊最後是戰敗,但是沒有投降,也不和談。

日軍打紅眼 陷持久戰泥潭

淞滬之戰之後,日本已意識到不能再打,但前線日軍已打紅了眼。之後攻打南京。南京大屠殺之後,兩邊和談已不可能。

南京大屠殺之後,日軍繼續沿著長江打,卻恰恰陷入了蔣介石「誘日軍南下,順長江仰攻」持久戰大戰略。日軍就被蔣介石的軍隊一步步地拖進來,最終踏入了蔣介石「拖」戰略的泥潭之中。日軍最後人越走越少,最後勉強動員40萬兵力攻打武漢,結果武漢打了六個月,死傷非常大,因疫病就達2萬多人死亡。日軍雖然拿下武漢,拿到的卻是一座已經轉移完畢的空城。武漢戰役之後,日軍就很少有超過10萬人的大戰。日軍自己也知道打不動了。

郭岱君表示,她計畫今年6月將再次來洛,舉辦「重探抗戰史」研討會,介紹蔣介石抗戰史的最新研究。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南加最強風暴 大熊湖積雪6呎 聖地牙哥首次發布暴雪警告
南加暴風雨 陸空交通受阻 周末可能出現「水龍捲」
蓋拉格:不排除全面制裁中共 加速深化與台合作

看更多相關新聞
兩蔣日記將返國史館 林孝庭:見證台灣民主趨成熟
所有權纏訟10年落幕 美法院判決兩蔣日記歸我國史館
學者:出版兩蔣日記 揭蔣介石真正面貌
撇轉型正義口號 公正看待歷史
記錄決策心路歷程 兩蔣日記對學術研究極具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