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濤被離場 顧立雄:可能是習近平刻意安排

胡錦濤被離場,顧立雄:可能是習近平刻意安排(本報資料照)
胡錦濤被離場,顧立雄:可能是習近平刻意安排(本報資料照)

中共二十大閉幕,國安會祕書長顧立雄今天表示,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的人事安排打破過去所有的慣例和規則,誰上誰下都由習近平的個人意志決定。前總書記胡錦濤被離場,可能是刻意安排,為的是要展現習近平的權威感。

顧立雄今天接受資深媒體人王時齊專訪表示,這次二十大跟過去有些不同,看起來習近平的意志非常的重要,相關人事安排幾乎打破所有過去以來的種種規則,包括七上八下、指定接班人等等,誰上誰下全都是按照他個人的意志。

他說,國安會在此之前曾做過各種研析,針對不同的時間序上也做了一些不同的推演,但最後看來,當然還是習個人的意志貫徹了全場,像是胡錦濤被離場那幕,仍是很驚悚的。

顧立雄認為,胡錦濤被離場反應了中共元老的影響力,在習的個人意志下被架空,之前國安會並沒有預料到會到這種程度,這有可能是習近平刻意安排,要展現習的權威感。

他說,這次的二十大習近平在過程中展現強烈權力集中結果,這個結果對整個中國未來發展、對台灣影響,以及美中關係如何應對,都是未來特別要關注的。

顧立雄認為,從人事布局來看,忠誠度成為最重要的考量,他以此次排名在習近平之後的李強為例,過去並無在中央擔任要職,今年3月決定上海封城的決策,更引來很多民怨,但仍被安排入列,就是因為忠誠度。

他分析,中共二十大之後,政治上可能更為封閉,對經濟市場更為干預,美中科技鬥爭之後,中共可能尋求科技自主,成為「內向型政策」,在價值上可能與西方更為對立,亦即更為挑戰西方國家的民主與法治觀。

由於政治上走向「一人決策」模式,顧立雄強調,任何缺乏監督與制衝的模式,都容易有誤判風險,也提高了決策的不可預測性。不過,習近平的第三任因為有爭議,中國經濟的表現,成為其連任正當性的包袱,因此,習近平應會設法讓中國的經濟動能起來,這也是他無法閃避的責任。

至於習近平是否會有第四、第五任?他說,至少目前還看不到有指定接班人跡象,區域安全穩定增加了不可預測性,未來不確定性的風險也將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