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損傷患者盼擺脫尿袋夢魘!爭取自助式導尿管健保補助,不再受尿袋限制

【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脊髓損傷是常見的意外傷害,台灣脊髓損傷每年約新增4至5千人,導尿是此類傷友的生活所需,但若長時間使用留置型尿管與尿袋,病人不只要面對世人眼光,還容易出現泌尿道感染、發燒、腎功能損壞等各種併發症。醫界盼爭取自助式導尿管健保補助,讓脊髓傷者擺脫尿袋夢魘。

脊髓損傷患者盼擺脫尿袋夢魘!爭取自助式導尿管健保補助,不再受尿袋限制
脊髓損傷患者盼擺脫尿袋夢魘!爭取自助式導尿管健保補助,不再受尿袋限制

大樹先生 (化名)在過去一場車禍意外中,成為一名頸椎四五節損傷的癱瘓患者。受傷之後,擺脫不了的尿袋成為他的人生惡夢,除了經常性的管路拉扯出血、阻塞、感染外,無法隱藏的尿袋更讓他飽受別人的異樣眼光,因此,他開始學習自我單次導尿。然而拋棄式導尿所需要的耗材費用不貲,對傷後即失業的他造成不小的負擔,直到他得到可以重複性利用導尿管的資源,才成功克服前述困難,雖然同樣未有健保給付,但人生終於不再受尿袋限制。

脊髓損傷是常見的意外傷害,發生原因多元,包括先天疾病、後天感染或腫瘤、意外事件造成的損傷等。統計資料指出,台灣脊髓損傷每年約新增4至5千人,累積數目相當可觀。台北慈濟醫院泌尿專家楊緒棣副院長指出,每個脊髓損傷傷者的受傷程度不一,因此殘餘功能也不一樣,但不管脊髓哪個部位受傷都會影響排尿系統。「排尿需要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體神經共同控制,三套神經都要完整才能正常運作,無論哪裡受傷都會導致排尿系統不協調,使病人尿不出來,進而失禁、感染、高燒,若細菌因此進入血液或腎臟中,更可能面臨洗腎的命運或危及生命。」

導尿是此類傷友的生活所需,但若長時間使用留置型尿管與尿袋,病人不只要面對世人眼光,還容易出現泌尿道感染、發燒、腎功能損壞等各種併發症,更遑論生活上的各種不方便。然而,若病人能學會自助性清潔導尿,生活將能大幅改善。楊緒棣副院長說明:「學會自助性清潔導尿後,只要帶著一根導尿管並搭配隔夜式導尿,病人幾乎就能正常生活,不再受尿袋限制,因此現在醫療端多鼓勵病人自助導尿,藉此改善留置尿管的不便。」無奈的是,現今健保只給付留置性導尿,未有自助性導尿的醫材給付,使多數傷友仍然面臨經濟壓力及世俗眼光的兩難抉擇中。

台北慈濟醫院泌尿專家楊緒棣副院長指出,學會自助性清潔導尿後,只要帶著一根導尿管並搭配隔夜式導尿,病人幾乎就能正常生活,不再受尿袋限制,因此現在醫療端多鼓勵病人自助導尿,藉此改善留置尿管的不便。(圖片提供/台北慈濟醫院)
台北慈濟醫院泌尿專家楊緒棣副院長指出,學會自助性清潔導尿後,只要帶著一根導尿管並搭配隔夜式導尿,病人幾乎就能正常生活,不再受尿袋限制,因此現在醫療端多鼓勵病人自助導尿,藉此改善留置尿管的不便。(圖片提供/台北慈濟醫院)

為提供脊髓損傷傷者更完善的服務,也讓更多人重視脊髓損傷傷者的就醫照護權益,台北慈濟醫院、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北區脊髓損傷醫療重建中心與國紹泌尿科學教育基金會將於6月1日舉辦「脊時關懷有您陪伴」講座暨義診活動,有神經外科龔煥文醫師、廖婉菲個管師和王蘭英居家護理師進行衛教講座;同一時間將於醫院門診進行脊髓損傷傷者的聯合義診,有需要的傷者及有興趣的民眾可以踴躍參加。

【延伸閱讀】

隱性飢餓是什麼?揪3大症狀!簡鈺樺營養師:3方法降低隱性飢餓

黑寶石桑葚強化免疫、防便祕!尤偉銘營養師:這「3種人」聰明吃桑葚

胸悶心悸、喘不過氣,竟是溼氣大惹禍!涂育維中醫師:4招治療胸悶心悸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4/9421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