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問題如何發現?醫師列4高風險族群 提供3方向自我檢測

你知道腎臟跟肝臟一樣,都是「沉默的器官」嗎?如果腎臟出問題,除非是腎結石,否則通常不會感到疼痛,這樣要怎麼發現自己的腎臟功能是否異常?Yahoo TV「彭博士觀風向」邀請腎臟內科醫師林彥仲為你解惑,歸類出4種高風險族群,並提出3方向自我檢測,每天檢視尿液是否正常,有沒有水腫問題以及是否長期有高血壓等,及早發現症狀,才好對症下藥。

腎臟問題如何發現?醫師列4高風險族群 提供3方向自我檢測(圖/Getty Images)
腎臟問題如何發現?醫師列4高風險族群 提供3方向自我檢測(圖/Getty Images)

腎臟有什麼功能?

腎臟主要功能是過濾血液、排尿排毒,另與內分泌、荷爾蒙、血壓等息息相關。腎臟如果出問題,容易產生高血壓、水腫、貧血等症狀,腎臟病嚴重者可能需要洗腎,才能維持身體正常機能。常聽人說腎虧會使性功能低下,但醫生認為,腎臟其實與性能力沒有直接關係,不過慢性腎臟病或洗腎病人的性功能的確可能出現障礙,換腎以後才會完全恢復。

腎臟為什麼壞掉?誰是高風險族群?

醫生歸類出4種腎臟病高風險族群,主要為年長者、有糖尿病、三高(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和不當用藥者。

一、年長者

腎臟出狀況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可能因年紀增長,血管硬化或腎功能退化,但沒有及時處理所導致。醫生指出,腎臟病其實是種「老年病」,老年人罹病風險比年輕人高出很多,洗腎人口在65歲以上的比例也較多。

二、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是腎臟病的高風險群,通常是因血糖控制不良而併發腎臟病,稱作糖尿病腎病變。糖尿病也是洗腎病友的最大宗來源,大概有一半洗腎的人都有糖尿病。醫生叮嚀,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好好控制血糖,遵照醫師處方吃藥,並且規律做檢查,才能降低以後洗腎的風險。

三、高血壓

高血壓排在洗腎風險第二名,有腎臟病的人因腎素系統異常,也會造成高血壓,兩者交互影響,需多加注意。

四、不當用藥者

包括亂吃止痛藥、消炎藥或來路不明的中藥和健康食品等,也會增加腎臟出問題的可能。

高血壓會讓腎臟出狀況,腎臟病也會導致高血壓,兩者交互影響。(圖/Getty Images)
高血壓會讓腎臟出狀況,腎臟病也會導致高血壓,兩者交互影響。(圖/Getty Images)

台灣為什麼很多人洗腎?

台灣2017年已有8萬多人需洗腎,數量上每年大約增加2000人,為什麼會有這麼多洗腎人口?醫生表示原因有很多種,或許是台灣健保太普及,讓很多人能洗腎,也可能由於對腎功能不自覺,或跟台灣人頻繁的藥物使用有關。

如何發現腎臟問題?

如何發現自己可能有腎臟病?腎臟其實跟肝臟一樣是「沉默的器官」,出事通常不會痛,而是以其他方式表現。可以朝3個方向自行檢查:尿液是否正常、下肢有無浮腫、是否長期有高血壓。如果一整天下來,尿液中的泡泡久而不散,顏色偏紅或呈茶色,而非正常淡黃色,就可能有腎臟問題。在血壓方面,建議每天固定在早上檢測血壓,事先於能靜下心的地方休息5到10分鐘再測量。如果長期血壓偏高,在130/80mmHg以上,就可考慮來醫院檢查腎功能。醫生另外提醒,長輩如有定期做健康檢查,就會進行尿液檢測抓出毛病,而年輕人則建議2到3年至少做1次體檢,預防腎臟病發生。

醫生建議年輕人2到3年至少做1次體檢,預防腎臟病發生。(圖/Getty Images)
醫生建議年輕人2到3年至少做1次體檢,預防腎臟病發生。(圖/Getty Images)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俞建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