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展後 台灣AI元年啟動 台積電與輝達連動越來越大

文.陳春霖

 

電腦展落幕,黃仁勳、蘇姿丰、梁見後也先後離台,台灣AI元年卻才正式啟動,輝達(NVIDIA)將攜手台積電(2330)與台廠供應鏈,預計8年共創新台幣3,000兆元(約100兆美元)的新產業革命揭開序曲,這項劃世代工程台廠將肩負起硬體供應鏈的重責大任,也是未來10年各廠業績動能成長來源,理周投研部此次特別針對前述重要CEO演講內容,並綜合各大法人機構、券商投顧等報告,為投資人挑選出市場忽略的遺珠,或在整體架構中股價會有續強的標的供參考。

 

CUDA8年將創造100兆元產值 

 

首先為投資人爬梳重要CEO的演講內容,以黃仁勳在台大那場為例,歸納為數個重點,從IBM工業電腦到微軟Windows、蘋果iPnone至雲端服務,這世代仍停留在軟體工廠服務,目前則進入人工智慧服務,人機介面由下指令改變成「人機對話」,運算中央處理器(CPU)也變成CPU+GPU模式,可大幅增加100倍速度,降低3倍功耗與1.5倍成本,其所推出的軟硬體整合統一運算架構(CUDA)應用範圍廣泛,估8年將創造100兆元產值。

 

接著來談談輝達最新GB200 NVL 72機架系統,所謂GB200晶片是由一個CPU(G)和2個Blackwell圖形處理器(GPU)+高頻寬記憶體組成,預估8年人工預算效能能增加1,000倍,內有2080億個電晶體全由台積電4奈米先進程供應,而NVL 72機架系統由36個G與72個B組成,一個運算機架櫃需36X8個G與72x8個B,因此需採用液冷散熱提高效率降低2倍功耗,這也是台積電與輝達股價連動性大,截稿日(6/12)台積電股價站上900元大關的主要原因。

 

未來3至5年AI市場規模擴增    

 

蘇姿丰則表示,未來3至5年AI市場規模將可達1,500億美元,而現在全球產能只能供應不到20%需求。但為何今年電腦展晶片大廠CEO全數到齊至台灣,法人表示,先不談周邊零組件,光半導體台廠IC設計全球市占24%、晶圓代工達67%、封測達58%,以這樣的實力,在產能供應市場需求不到20%情況下,晶片大廠CEO必須前來鞏固供應鏈,否則將在這場賽道上提前出局。

 

因此台廠從半導體上游IC設計、中游的先進製程、光罩、化學品到下游的封測、基板、導線架模組等訂單就吃不完了,若再到周邊散熱系統、交換器以及邊緣端的品牌廠,整體供應鏈已經動起來,說是電腦展後台灣進入AI元年不為過。

 

理周投研部指出,觀察前述CEO演講內容,台廠供應鏈有機會,當然股價早已反應,台積電目前更朝千元大關挺進,但市場總有遺珠或在整體架構中股價會有續強的標的,因此本刊綜合法人機構報告,挑選標的,例如在此次黃仁勳演講中,除背板秀出43家供應鏈廠外,品牌PC廠則展出華碩(2357)與微星(2377)搭載其晶片新機種,這兩家廠商在產品組合上稍有不同,華碩仍以PC與智慧型手機營收占比較高,與英特爾關係不錯,微星則以主機板與顯卡營收占比較高,且顯卡即是代理輝達產品。

 

法人估二者今年每股稅後淨利(EPS)華碩32.62元、微星12.43元,若以6月7日收盤價計,本益比大至相當近15倍,股價淨值比(PB)華碩1.38倍、微星3.24倍,兩家廠均受末端費性電子銷售疲軟而業績動能未見大幅成長,目前市場認為AI邊緣運算將帶動一股PC換機狂潮,二品牌廠目前尚未見到如此盛況,本益比僅15倍,股價買其未來性,提前逢低布局會是聰明投資人最佳操作策略。

 

理財周刊資料照片

 

※精彩全文,詳見《理財周刊》1242期,2024.06.14出刊。

 

理財周刊1242期更多精采文章:

◎發行人語>Apple Intelligence 蘋果助理AI化

◎封面故事>電腦展後 台灣AI元年啟動

◎新聞熱線>力麗聯手桃園總圖 端午前開啟「翻閱桃苗城市輪廓」畫展

◎新聞熱線>再生醫療雙法過關 細胞新藥業者可望受惠

◎理善大家來>從挫折到重生:浪人食堂重燃生活希望

◎財富建築指南>40而不惑!? 中年理財攻略 打造無憂未來

◎理財我最大-寶山會客室>累積資產賺增值 買房心法大公開

◎全球理財觀>新青安房貸支撐建商未來三年業績 半年度作帳蓄勢待發

◎房市觀察>從公平會處分案例看購屋應注意事項(十七)

◎編輯室觀點>COMPUTEX科技盛宴 聚焦綠色與缺工商機

◎價投實踐家>投資路上有餡餅 一不注意半條命 趨勢聲音要細聽 加速運算無止境

◎外匯實戰攻略>金價狂瀉 是撿便宜的好時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