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機介面新方法,加州理工用超音波減少人體侵入

加州理工大學近期在《自然─神經科學》期刊上發表新研究,透過功能性超音波醫學影像技術,可透過僅有髮絲般的顱骨空隙同步掃瞄大腦活動,讓癱瘓病人操控義肢或電腦。

現今針對協助癱瘓病人控制機器的腦機介面(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主要有三種,一是在大腦內植入電極(Electrodes),二是使用功能性核磁共振(fMRI),另一種移動式方法則是透過腦電波圖(EEG)。

植入腦中的電極雖然可以準確的測量單一腦神經元訊息,但是需要透過開顱手術植入,且測量範圍較小,fMRI 雖然可以測量全部大腦區域且為非侵入式手法,但解析度和靈敏度並不理想,而 EEG 則容易受到訊號強弱影響測量精准度,且無法偵測較深入的腦部區域。

因此美國加州理工學院(Caltech)醫學院神經科學中心率先在 2021 年發表研究結果指出,使用功能性超音波醫學影像(functional Ultrasound Imaging,fUS)做為讀取腦神經元訊息的方法,讓腦機介面研究出現一種新的可能性。

近期 Caltech 再度發布新的研究成果,透過 fUS 技術開發新型的腦機介面,在猿猴實驗中,用新介面儀器偵測大腦後頂葉皮層(Posterior Parietal Cortex),這個區域是大腦將感官訊息轉化為運動指令,並參與部分運動規劃。

透過 fUS,超音波穿透腦部組織和血液後的回波,讓儀器可即時計算大腦發出的訊息,猿猴實驗證實 fUS 探測的精準度與電極不相上下,雖然超音波無法穿透頭骨,但也僅需要開啟 100 微米,約一根頭髮寬度,就可讓 fUS 儀器偵測整個大腦組織。

Caltech 研究團隊認為 fUS 的發現將為腦機介面帶來大幅度的革新,因此未來將致力完善 fUS 腦機介面的研究,並讓醫療用品企業生產相關儀器,讓更多癱瘓病人可以更安全的方式操控義肢、機械和電腦等各種設備。

(首圖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