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痠背痛別輕忽 有可能是脊椎滑脫及早穩定腰椎找回生活重心

[FTNN新聞網]健康中心/綜合報導

腰痠背痛是群眾最困擾的毛病之一,許多人背部長期疼痛,在站立與行走時,都可以感覺到腰側痠痛到不行,甚至下背部有下墜感,想要往後伸展舒緩,卻發現疼痛加劇,當坐下來時又好像有好一點,因此在這樣忽好忽壞的反覆症狀中輕忽,到後期發現無論行走、彎腰、扭轉都覺得腰痠背痛,造成行動力受阻。

腰痠背痛別輕忽 有可能是脊椎滑脫及早穩定腰椎找回生活重心
腰痠背痛別輕忽,有可能是脊椎滑脫!及早穩定腰椎找回生活重心。(圖/業者提供)

這些都是典型的脊椎滑脫所產生的症狀,也是身體會呈現的自然反應,不過許多人都等到大幅度的影響了生活或工作才來尋求治療,菁英診所尤稚凱醫師建議,當腰酸背痛的不適頻率有增加,或是疼痛時間拉長,就可以即時就醫,早期介入治療,避免面臨動手術的風險。

脊椎滑脫是什麼?與整個脊椎的穩定度、健康度息息相關!
當人體罹患脊椎滑脫時,脊椎會逐漸變得不穩定,椎體呈現往前或往後位移的狀態。這是由於椎體前後周圍都有韌帶組織,當韌帶受損時,椎體會無法固定而造成滑動,使腰椎逐漸變得不穩定,而每個脊椎之間也都會有上下相接形成的關節,被稱為小面關節,隨著腰椎周遭的軟組織與小面關節受損,也會使脊椎結構變得鬆散;有些患者則是骨頭受損造成椎弓斷裂,而造成脊椎滑脫,在站立與行走時,因重力的因素,造成椎體向前或後滑動,引發單側與兩側的痠痛,當椎體滑動過度時,也可能壓迫到坐骨神經,而產生坐骨神經痛。

總體來說,脊椎滑脫的好發位置為腰部,姿勢不良與退化是主因,我們在日常或工作中時常久坐,或是習慣性駝背、凸肚這些不良姿勢,以及時常搬運重物,搬運時身體又呈現挺直的狀態,增加了前彎與後仰的動作,韌帶就容易受損而造成滑脫,這是勞損的部分;時常做旋轉動作的球員、需要前彎挺直的舉重選手,以及時常打高爾夫、羽毛球、網球的愛好者也都要注意,這些動作容易使軟組織與小面關節受損退化、鬆脫,甚至椎弓斷裂而造成脊椎滑脫的風險。

脊椎滑脫的程度範圍,該如何簡易判斷適合治療的狀態?
脊椎滑脫最常發生的部位,多為腰椎第四節與第五節,可分為五個等級,第一級脊椎滑脫程度小於25%;而第二級脊椎滑脫介於25~50%;第三級介於50~75%;第四級高達75~100% ;第五級為大於100%。

輕微的第一、二級脊椎滑脫,多數滑脫範圍不到四分之一,通常只有單側的神經被壓到,會產生些微的痠麻感,因此可以使用非侵入的治療方式,像是拉腰牽引之類的物理治療來改善。尤稚凱醫師提醒要做好重量控制,施重不能超過體重的三分之一,也可以用運動治療來輔助,脊椎周圍的肌肉是核心肌群,只要練得夠強壯,可以有效幫助脊椎滑脫症狀。

不過第二級的脊椎滑脫有一些模糊地帶,菁英診所尤稚凱醫師指出,此類症狀可大可小,判斷上若是只有單側痠痛、神經麻痛的症狀不嚴重,就可以使用較為保守的治療方式,像是PRP增生治療來改善,若是接近第三級的嚴重痠麻,則是神經症狀較為明顯的狀態,因此這個階段以上,就需要借助手術治療。

養成正確姿勢與日常飲食的好習慣,一點一滴的養護脊椎健康
如何透過日常飲食與正確的姿勢,避免脊椎滑脫?菁英診所尤稚凱醫師進一步說明:我們日常做太多反覆前彎後仰、旋轉動作,會讓這些組織容易受傷,也會增加脊椎滑脫的風險。

因此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動作是可以多留意,像是搬重物時,可以避免直接彎腰承受力量,先蹲下拿穩物品,再慢慢站立,這樣彎腰跟挺直的幅度就能降低,透過緩衝減少對脊椎的傷害。而一些健身動作也是對脊椎有損傷的,像是部分公園將大型廢棄胎鑲嵌在地上,不少民眾藉著躺靠來伸展筋骨,反而造成後仰的角度太大,容易使脊椎後方的組織受損,平日就可以透過核心肌群的訓練,來穩定強韌度與肌耐力。

菁英診所尤稚凱醫師
菁英診所尤稚凱醫師。(圖/業者提供)

飲食的部分,菁英診所尤稚凱醫師則建議減少攝取容易造成發炎的食材,像是碳水化合物、精緻澱粉,如果沒有腎臟疾病可以多增加肌肉的營養,多攝取優質蛋白質,以1kg/1-1.2g的比例來攝取,像是60公斤的成人,一天可以攝取到60克的蛋白質,有在健身的人可以增加至72克。

尤稚凱醫師指出,時常在診療脊椎滑脫的患者時,透過X光的檢測,發現有宿便的問題,便秘容易使腹內壓力增高,造成脊椎的負擔,因此飲食上除了水份的適當補充,也可以多攝取高纖類飲食,以減少脊椎的壓力與負擔。最後特別提醒,許多人在脊椎症狀輕微時會自行緩解,因此不以為意而拖過了黃金治療期,衍生日後治療的困難與複雜度,建議腰痠背痛的頻率提高時,就可以及早就醫檢查。

更多慢性疼痛預防與治療

更多FTNN新聞網報導
台灣捐血率世界前茅!捐血量50年成長近750倍 心路歷程一次看
她臉色蒼白以為貧血 檢查竟罹「腎絲球腎炎」險末期腎衰竭
醫美有年齡限制?專家提醒5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