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病毒再創新高 李秉穎籲平常心

醫師李秉穎認為,一如往年的趨勢,在5、6月通常為腸病毒高峰,直到學童放暑假,疫情就會下降。(記者戴淑芳攝)
醫師李秉穎認為,一如往年的趨勢,在5、6月通常為腸病毒高峰,直到學童放暑假,疫情就會下降。(記者戴淑芳攝)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腸病毒疫情持續升溫,疾管署14日公布,上週國內腸病毒就診接近1.8萬人次,再創10年同期新高,全台停班停課達到256班。但小兒感染權威李秉穎醫師表示,今年腸病毒流行趨勢其實跟往年一樣,5、6月通常為高峰,直到學童放暑假,疫情就會漸漸下降,要平常心。

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表示,國內腸病毒處流行期,近期疫情呈持續上升趨勢,上週門急診就診計1萬7895人次,較前一週上升8%。

實驗室監測顯示,腸病毒以克沙奇A型為主,今年累計1例重症病例,為感染克沙奇A10型,還有11例A71型及2例D68型輕症。易引起嚴重症狀之腸病毒A71型及D68型,為零星檢出且感染個案均為輕症。研判國內疫情傳播風險上升,呼籲民眾及教托育機構人員持續注意預防措施及警覺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

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指出,上週腸病毒門、急診就診人次再創10年同期新高,預估疫情還會上升,高峰將出現在5月底、6月初;而上週全台停班課達到256班,比前一週再多出30個班級。而腸病毒風險區域也仍維持在新北市、桃園、台中、雲林、屏東、高雄等6縣市8區域。

疾管署強調,腸病毒型別多元,目前除腸病毒A71型外,其他型別尚無疫苗可供預防,為避免腸病毒透過幼童頻繁互動傳播,幼兒照顧者應持續加強手部衛生及做好環境消毒與通風。

疾管署強調,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且重症病程發展快速,一旦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請注意觀察是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如發現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到大醫院接受治療。

💪🏻2024健康生活大調查~填問卷抽萬元健身車

◤防疫抗流感 戰勝病毒必備◢
激省醫療口罩 台製單個不到5元
抗菌洗手乳 超值組合99元起
酒精濕紙巾 出門必備隨時殺菌
補充益生菌 大人小孩加強防護力
每日所需維他命 發泡錠、膜衣錠這邊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