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胃型感冒也是腸胃炎!腸胃炎症狀、種類和傳染方式一次看

腸胃型感冒的說法很常見,但你知道腸胃型感冒也是腸胃炎的一種嗎?爸媽有事嗎?解釋,腸胃型感冒的說法,是醫師為了向患者說明病情所衍生的解釋,但其實它就是病毒性腸胃炎。想防範腸胃炎,必須先了解腸胃炎的分類、症狀和傳染方式,再了解腸胃炎該吃什麼食物,以及認識病毒性腸胃炎的病毒,還有掌握急性腸胃炎的照護方式,遠離腸胃炎的困擾。

腸胃型感冒也是腸胃炎!腸胃炎症狀、種類和傳染方式一次看(圖/Getty Images)
腸胃型感冒也是腸胃炎!腸胃炎症狀、種類和傳染方式一次看(圖/Getty Images)

腸胃型感冒的由來

爸媽有事嗎?黃瑽寧醫師解釋,腸胃型感冒其實就是病毒性腸胃炎,起初會使用腸胃型感冒的說法,是讓民眾容易了解病毒性腸胃炎,實際上腸胃型感冒的症狀與一般感冒無關,只是兩者病毒感染方式相近。因為病毒會選擇自己喜歡的環境,像流感病毒會待在鼻、喉造成感染,而輪狀病毒、諾羅病毒等則會選擇待在腸胃,造成腸胃感染,但症狀本質和治療方式仍不同。

腸胃炎的症狀

黃瑽寧醫師提到,腸胃炎共分為2種,一種是病毒性腸胃炎,另一種則是細菌性腸胃炎。

1.病毒性腸胃炎

黃瑽寧醫師解釋,病毒性腸胃炎指的是腸胃感染輪狀病毒、諾羅病毒,造成噁心、嘔吐、肚子痛,同時難以進食喝水,只要吞進食物和水就會吐,接著嘔吐的狀況會持續,並造成發燒、拉肚子的情況。

2.細菌性腸胃炎

衛福部說明,引起細菌性腸胃炎的主因,是吃了被細菌污染的食物,導致感染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致病菌,進而引發腹瀉、噁心、腹痛、發燒等症狀。症狀的輕重程度會被年齡、健康狀況、細菌種類、吃進污染物的多寡所影響,嚴重會導致死亡。

腸胃炎會傳染嗎?

黃瑽寧醫師解釋,病毒性腸胃炎的傳染方式是人傳人,主要藉由糞口途徑傳染,所以接觸、照顧腸胃炎的病人時,要注意確實洗手,並避免吃同一個食物,才能有助於防止病毒性腸胃炎的傳染。

腸胃炎能吃什麼?

衛福部提醒,得到腸胃炎時,雖然常腹痛嘔吐,但還是要注意補充水分和營養,也要適時補充電解質。此外飲食盡量清淡,可透過少量多餐方式飲食,並確實避免高油、高糖分食物刺激腸胃蠕動,腹痛、腹瀉的狀況才不會加劇。

腸胃炎多久會好

衛福部指出,病毒性腸胃炎的症狀往往會持續1到10天,病程長短取決於病毒種類,還有個人免疫力。細菌性的腸胃炎也同樣持續1到2天,嚴重時則可能持續7到10天。

腸胃炎要怎麼預防?

衛福部宣導,預防腸胃炎要從個人衛生、飲食衛生開始做起。衛生方面像是如廁、接觸病人後要勤洗手,要正確使用肥皂和洗手乳,並戴口罩防止飛沫傳染。而飲食方面,蔬果要洗乾淨,肉類、海產要煮熟後食用,同時要避免共用餐具,才有助於預防腸胃炎。

病毒性腸胃炎常見病毒

黃瑽寧醫師指出,病毒性腸胃炎常見的有4種病毒,分別是輪狀病毒、諾羅病毒、腺病毒40及41型。四個病毒中,只有輪狀病毒有疫苗,得到輪狀病毒的腸胃炎時,能幫助減輕症狀。若得到較嚴重的腸胃炎,通常是諾羅病毒所造成,只能依賴自身抵抗力對抗病毒,直到病程結束。

急性腸胃炎的治療

衛福部新營醫院指出,急性腸胃炎的治療方式,著重照護與防止腹瀉引起的脫水。留院照護時,會以打點滴的方式治療,期間禁食、禁喝水。回家照護建議禁食4到6小時,在採取清淡飲食的方式,如稀飯加鹽巴、稀釋牛奶、稀釋電解質水等等,並少量多餐飲食。回家後如果有脫水、發燒、血便等症狀,要立即回診。

延伸閱讀
病毒性腸胃炎 傳染力極強 民眾注意手部及飲食衛生
腸胃炎自救術!正確居家處理SOP 4種危急情況速就醫

責任編輯/梁譽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