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躁症早期多肝鬱脾虛 後期脾腎陽虛

中醫師施睿宏表示,大腸激躁症簡稱腸躁症,通常是腸道結構正常但蠕動功能失調引起,早期多半屬於肝鬱脾虛,出現夾熱、夾寒、夾痰等現象,可能會形成肝脾不調、寒熱錯雜,到了後期多半出現脾腎陽虛。 施醫師指出,常見發病原因為情緒失調,久之導致肝鬱氣滯、肝脾不和,引起腸道氣機不利、傳導發生失常的情形;飲食、勞倦、寒濕等因素也可能誘發或加重腸躁症。 施醫師進一步指出,腸躁症屬於長期性且反覆發生的毛病,患者常有腹痛、腹脹、腹瀉、便祕、排便困難、腹部不舒服、排便後疼痛緩解、排便有黏狀物、有排便不乾淨感、排便後又有便意、排便急迫、肛門口有異物感、排便習慣改變等症狀,當患者碰到壓力時,症狀可能會更嚴重。 通常這種病症可分為腹瀉型、便祕型、混合型、未分類型等四種,其中以便祕型、腹瀉型所佔比率較高,前者普遍發生在女性身上,後者普遍發生在男性身上。目前致病機轉還不是很清楚,醫界認為,患者可能受到飲食習慣、心理因素、排便習性、腸腔內環境改變等因素所影響而致病。 便祕型患者常有每個禮拜排便次數少於三次、排便後症狀改善、糞便形態為硬塊等特徵,以及在過去一年內至少有三個月連續或不連續發生腹部不適或疼痛等症狀;腹瀉型常有每天排便次數多於三次、排便後症狀改善、糞便形態為稀軟便或水便,以及在過去一年內至少有三個月連續或不連續發生腹部不適或疼痛等症狀。 施睿宏醫師出,傳統中醫辨證常分肝鬱脾虛、寒熱夾雜、腸道津虧、脾胃虛弱等類型進行治療。肝鬱脾虛型適合用痛瀉藥方加減方論治,腹痛嚴重者可酌加元胡、川楝子等;飽嗝頻繁者可酌加沉香、白蔻仁等;腹滿脹痛、大便祕結、想排便卻不能排便者,可酌加檳榔、大黃、枳實等;氣滯日久、腹痛有固定處,而且舌紫暗或有瘀點者,可酌加桃仁、丹參、五靈脂、元胡等。 屬於寒熱夾雜型適合用烏梅丸加減方論治,少腹疼痛、脹滿惡寒者,可以去黃連,然後加荔枝核、小茴香等;口苦、胃腸灼熱者,可以去川椒、炮薑、附子,然後酌加梔子、吳茱臾等;腹痛者可酌加元胡、川楝子等中藥材;濕邪內阻、腹滿厚重者,可以去大棗、黨參,然後酌加檳榔、厚朴、山楂炭、藿香等。 腸道津虧型適用一貫煎加減方,氣虛者可酌加黃耆、太子參、甘草等;便祕嚴重者,可酌加火麻仁、元參、生首烏等;腹痛可酌加元胡、重用白芍等。脾胃虛弱型適用參苓白朮散加減方,久瀉不止、脾虛下陷者,可酌加升麻、柴胡、黃耆等;腎陽已衰、寒氣內甚者,可酌加肉桂;黎明時泄瀉、伴隨腰膝痠軟、身寒肢冷者,可酌加補骨脂、肉豆蔻等中藥材;脾虛濕盛者,可酌加藿香、蒼朮、厚朴、澤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