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腫痛下背痛 原是僵直性脊椎炎

膝關節腫痛下背痛 原是僵直性脊椎炎

一名19歲男大生,熱愛運動,三個月前,右膝反覆腫脹疼痛,以為運動傷害,吃消炎藥後改善,停藥後卻復發,輾轉到台中醫院檢查,發現除了膝關節腫痛,還有間歇性下背痛,抽血檢查,發炎指數高,原來罹患僵直性脊椎炎。經過藥物治療後,症狀大幅改善。(寇世菁報導)

台中醫院免疫風濕科醫師鄭硯寧表示,僵直性脊椎炎是種影響到脊椎關節的慢性發炎性疾病。大部分患者在10到40歲發病,高峰期是20到30歲,男女患病比,約3比1。發病初期症狀不明顯,通常下背痛及臀部痛,固定姿勢不動時,痛覺明顯,清晨甚至會痛醒,伴隨晨間僵直,活動後症狀反而改善。隨病情進展,脊椎會逐漸喪失活動能力,甚至完全沾粘僵直。除了脊椎病變外,也可能會有周邊關節炎,常侵犯下肢關節造成關節腫脹疼痛。此外也常出現著骨點病變,好發的位置如腳跟處。這名19歲男大生,平常愛運動,三個月前,右側膝蓋反覆腫脹疼痛,以為運動傷害,服用消炎藥改善,停藥又復發,就醫還被懷疑是痛風,但尿酸並未偏高,輾轉到台中醫院免疫風濕科就診,除了間歇性下背痛,還有關節腫痛,加上抽血檢驗,確認罹患僵直性脊椎炎,經過藥物治療,症狀大幅改善,男大生又可以運動了。

醫師提醒,年輕病患有不明原因慢性背痛,休息時疼痛會加重,活動時反而緩解;或伴隨周邊關節發炎及腳跟腫痛,建議及早就醫,避免日後脊椎關節黏連僵硬,導致嚴重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