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切除手術不必再「驚驚」博田醫院導入ICG-FC榮獲國家品質SNQ認證

生活中心/洪正達報導

由博田醫院副院長李金德帶領的ICG-FC團隊,有效降低膽囊切除風險,獲得國家品質標章認證。(圖/院方提供)
由博田醫院副院長李金德帶領的ICG-FC團隊,有效降低膽囊切除風險,獲得國家品質標章認證。(圖/院方提供)

博田國際醫院由肝膽腸胃內、外科、麻醉科、護理部及手術室共組成醫療團隊,導入新型「靛氰綠(ICG)螢光膽道偵測定位」醫療科技技術,並結合ICG-FC團隊追蹤、照護與治療,提昇膽囊切除手術安全性。博田國際醫院申請「靛氰綠(ICG)螢光膽道偵測定位保障了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安全性」於112年榮獲「SNQ國家品質標章」認證與肯定。

SNQ國家品質標章由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生策會),召集全國權威學者專家,經過嚴謹的科學驗證的標章,即Symbol of National Quality,代表著安全與品質,追求健康生命與高品質生活的目標,SNQ不僅僅是高品質的象徵,更傳達全人類對健康生命的期許,以及超越品質的自我要求。

由副院長李金德帶領的醫療團隊獲得國家級認證,也是少數由「地區醫院」獲獎的特例。(圖/院方提供)
由副院長李金德帶領的醫療團隊獲得國家級認證,也是少數由「地區醫院」獲獎的特例。(圖/院方提供)

本屆SNQ國家品質標章—醫療服務類,由國內百位醫院院長即權威臨床專家,歷經半年審視團隊服務能量,照護流程之嚴謹程度與創新性,參照國內外發表指標數據詳細評選,選拔出來授與代表安全與品質的國家品質標章。

博田國際醫院肝膽胰外科副院長-李金德教授表示,引進「靛氰綠(ICG)螢光偵測定位」,主要是進行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時,經由靜脈注射,完全由肝臟經膽汁排出進入膽管系統,搭配近紅外線(Near Infra-Red)的內視鏡特殊裝置,使得ICG螢光呈現於膽管系統,外科醫師可以隨時觀察到膽道系統危險的卡洛式三角(Calot's Triangle)(圖一),有如導航系統地進行膽囊切除手術。該項技術研究至今,國內外相關文獻案例統計比較: Bile duct injury(膽管損傷)由0.012% → 0%,complication rate(手術併發率)2.3~17.4% → 0~0.3%,conversion rate(手術轉換率)0.23~1.9% → 0%,大大的提升手術的安全與減少手術時間。

李金德副院長更表示,在全國醫療院所當中,博田國際醫院是國內少數「地區醫院」層級,能獲得「SNQ國家品質標章」,即是獲得國家級的肯定,實屬難能可貴,也是榮耀歸屬。博田國際醫院繼續秉持「病人安全」、「醫療服務品質」與「智慧創新」為最重要核心價值,並將這項技術造福全國民眾生命安全,推向國際舞台,展現台灣醫療技術新的里程碑。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帝王條款》在高雄街頭真實還原!外送員「機械漫步」警方要開罰了
台南驚傳飲料店搶案!男毒蟲持槍冷嗆「我走了才能報案」4小時落網
當警察笨蛋?台南酒駕大叔瞎矇「賴清德我叔叔」15年通緝逃亡自爆
無聊當有趣?陸軍白目班長當眾恥取笑班兵「很娘」下場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