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推「藍勾勾」付費訂閱:當平台不再免費,觸及就是商品?

2022 年的 Meta 可以說是困境重重——TikTok 短影音崛起、矽谷大裁員、第三方 Cookie 退場、元宇宙前景不明...,種種因素造成股東反彈,急需挽回投資人信任。

有鑑於此,Meta 宣布推出「訂閱藍勾勾」機制——Meta Verified,讓用戶可付費添增俗稱「藍勾勾」的身份驗證,每月價格自 11.99 美元起跳,最高為 14.99 美元。除此之外,也分別在 Facebook 與 Instagram 推出「星賞」與「禮物」,支持創作者透過類似「送禮」、「抖內」的平台機制,達成流量變現。

Meta 改變遊戲規則,往訂閱制靠攏,並非社群首例。其他社群平台如 Snapchat,及以隱私性著稱的 Telegram ,都在去年推出了付費訂閱服務,作為新的收入來源。主流聲量更指出,Meta 是受到馬斯克(Elon Musk)推動的付費認證機制「Twitter Blue」所啟發。

Twitter 與 Meta 藍勾勾差在哪裡?

Meta 付費認證機制一經宣布,各界也開始將之與 Twitter 相比較。雖然雙方推出「付費驗證標章」的緣由相似,都可以歸因到第三方 Cookie 退場、iOS 隱私權政策調整等,也都具備龐大用戶基數來當作主要護城河,但兩者心態依然有別。

據 The Information 報導,截至 1 月中旬,只有大約 18 萬個帳戶訂閱了「Twitter Blue」,距離馬斯克達成年營收一半的目標相距甚遠,但馬斯克舉動激進,核心目標是為擺脫對廣告仰賴;相較於 Twitter 的積極,Meta 則看起來較為被動,在廣告業務受挫之後另尋解方。

此外,馬斯克推出訂閱制的主要動機,是為了打擊假帳號;而據 Mata 執行長祖克柏(Mark Zuckerberg)的說法,Meta Verified 的推出同樣是為提高 Meta 服務的真實性和安全性,防止冒名帳號,但在官方部落格的描述中也明確提及,Meta Verified 的優勢包含「增加曝光與觸及」(increased visibility and reach)與「獨家功能」(Exclusive features)遭質疑 Meta 假借隱私安全之名,變相行販售觸及率之實。

從向廣告商收費,轉為向創作者收費

梁寧在《產品思維 30 講》中提到「羊群與草地」的概念,大意為:企業不應趁產品尚未打磨好時,就急於對外推廣。她打了個比方:好的產品就如同鮮美的草地,要先確保草地有好的品質,才能保證後續能帶動羊群,也就是用戶大規模進駐;而後等到羊多了,再把羊圈起來,向狼收費。

姑且用這個模型,解釋社群媒體經營模式造成的轉變:上一代的社群媒體,主要以廣告為核心營利引擎。創作者創作內容,提升平台上的留存誘因,如同培養出茂盛的草地;粉絲受到好內容吸引,進而進駐平台,就像是羊前來吃草;平台進而投放廣告,向品牌收廣告費,就如同向狼收費。

然而,以廣告為主動驅動引擎的商業模式開始陷入死循環:平台營運狀況不佳,致使推動廣告占比增加,進而導致用戶出走,剩下的用戶被迫接收到更多廣告。此外,創作者、粉絲、品牌三方的關係也逐漸改變:由於注意力碎片化,導致品牌必須透過小型創作者達成更精準的投放,以符合行銷成效,透過平台下廣告已經不是必須,品牌也可以繞過平台,也就是臉書廣告,直接與創作者合作。

換句話說,臉書推行訂閱制,反映出單向的三方關係,也就是「創作者做好內容 → 粉絲黏著 → 品牌投放廣告」已經式微,社群媒體不再以廣告為核心驅動引擎。相對來說,內容也不再必須是免費的,粉絲已經可以接受,有價值的內容本身就可以是商品。

隨著注意力被販售的進程,那句經典的老話:「如果一樣東西是免費的,那麼你就是商品」,放在社群媒體,似乎已經不全然能捕捉全貌——如今平台會向創作者收費,創作者也會直接向商家收費。當內容不再是免費的,「觸及」就是商品。

創作者分散風險,多平台經營成趨勢

儘管目前因為使用者太多,臉書的護城河——「用戶數量」還存在,大型創作者仍願意支付費用。但筆者推測,當平台機制本身成為不可預測的產品,也會促使創作者將同樣的內容發布於其他平台,以個人訂閱方式繞道、分散風險,或是將類似內容輸出成不同形式,如:短影音、圖文。

究竟推行訂閱制能留住、還是嚇跑創作者?有待後續觀察。

更多報導
除了Chat GPT 外,生成式 AI 能為企業帶來什麼?
LinkedIn 短影音、IG 直播帶貨:2023 年的 5 大社群趨勢
離年輕人愈來愈遠!Meta 砸百億美元投入元宇宙,為何變成一場行銷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