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胖、家人也一定胖?醫教4招遠離肥胖威脅

肥胖生百病,台灣成人每2人就有1人過重或肥胖,青少年也有三分之一面臨超重風險。眼看愈來愈多人朝「沉重人生」邁進,如何中途喊卡?又該怎麼避免自己和家人受肥胖威脅?

每年3月4日是「世界肥胖日」,據近期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資料顯示,全球已有超過10億人處於肥胖狀態,每8個人就有1人達肥胖標準。不只成人,許多青少年及兒童也同樣面臨體重過重的問題,其中青少年肥胖情形自1990年開始至今,成長了4倍之多。《刺胳針(Lancet)》期刊統計也指出,原本預計全球在2030年會有10億人肥胖,如今這個數字也已提前達標。

爸媽胖,小孩也容易跟著一起胖?

不少肥胖者除了自己胖,家人也同樣有肥胖的問題,探究原因主要是不良的飲食習慣導致。圖片來源 / Freepik
不少肥胖者除了自己胖,家人也同樣有肥胖的問題,探究原因主要是不良的飲食習慣導致。圖片來源 / Freepik

衛福部國健署副署長賈淑麗表示,台灣10大死因中,癌症、心臟疾病、Covid-19、腦血管疾病、高血壓疾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腎臟疾病、糖尿病等疾病都直接與肥胖相關。台灣肥胖醫學會理事長林文元更發現,門診中不乏家長與小孩都胖的案例,「父母親的生活型態會影響到小朋友,像有些家庭假日就是躺在家裡看電視,飲食又不健康,進到診間就會發現全家都胖。」

值得注意的是,若在兒童及青少年時期就出現肥胖問題,除了70%的人在成年後無法恢復健康體重,還可能造成健康及認知功能的負面影響:

1. 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

2. 出現睡眠呼吸中止症機率上升,影響在校學業表現

3. 性早熟

4. 可能會有較高的死亡風險

台灣兒科醫學會理事長倪衍玄表示,幼兒2歲前即出現肥胖情形,很有可能是基因方面的問題,應進一步尋求兒科醫師協助。至於2~18歲幼童及青少年,為防止肥胖找上門,則須從培養與調整成正確的生活型態做起,例如:

• 建立良好飲食習慣:少吃垃圾及精緻食物、三餐定時定量、盡量避免吃宵夜

• 適量身體活動:建立並維持良好運動習慣

• 維持充足睡眠:避免晚睡早起

家長如果發現孩子體重已經過重或可能有肥胖風險,除應協助管理體重外,也應幫孩子提升自我「健康體位」的意識,如果小孩的體重與生活型態仍無法順利調整,應諮詢兒科專業建議。他也強調,面對兒童及青少年,原則上還是避免用藥,盡量結合營養師及運動指導等專業協助。

此外,世界衛生組織的「防止肥胖加速計劃」中,也強調「餵食母乳」對避免肥胖的重要性。林文元表示,確實有研究顯示,哺餵母乳可降低孩童肥胖風險,因相較於母乳,配方奶粉熱量一定會比母奶高一些。刊登在國際化學期刊《分子(Molecules)》研究也指出,母乳中含有瘦素(Lepitn),可能對嬰兒的體重與預防肥胖有一定作用。

減重不當小心「溜溜球效應」, 對抗肥胖有哪4大提醒?

不想在減重過程中「溜溜球效應」纏身,除心態調整,也應適時尋求專業醫療協助。圖片來源 / Freepik
不想在減重過程中「溜溜球效應」纏身,除心態調整,也應適時尋求專業醫療協助。圖片來源 / Freepik

賈淑麗指出,現階段最胖年齡層是在職場打拚的34歲~54歲族群,主要和上班族長期久坐、下班後可能沒時間運動有關。不過,即便有時間運動,如果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與飲食調整,也很可能無法真正達到防止肥胖或減重的效果。

賈淑麗強調,「久坐缺乏運動」與「不健康飲食」是造成肥胖的2大主因。因此,除了養成良好的紀律與習慣外,運動也一定要搭配飲食習慣的改變,不能覺得自己剛運動完,燃燒了不少熱量就緊接著大吃大喝,才能有效降低體重。

許多減重者也常面臨或擔心「溜溜球效應」,讓原本減掉的體重「失而復得」。對此林文元指出,無論是168斷食、生酮飲食還是其他方法,如果飲食習慣無法持之以恆,原本的防線就會潰敗,導致減重成果功虧一簣。建議調整心態外,必要時還是需要就醫。

對抗肥胖,林文元提出4大提醒:

1. 正視衝擊:了解肥胖可能對個人、家庭及社會的危害

2. 少吃多動:飲食控制+規律運動習慣,是減重的不二法門

3. 用藥安全:如果要使用藥物幫助減重,應諮詢醫師

4. 開啟對話:有疑問應向醫師提出,在生活中避免歧視肥胖者

延伸閱讀:

減脂運動完全攻略:3種最有效減脂運動+一週減脂計劃

「減脂飲食」怎麼正確吃?6種減脂食物+減脂食譜推薦

研究:肥胖加速大腦老化、易罹失智症,這運動減脂效果佳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