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費醫材核價平台 擬年底試辦

為求生存,許多醫療院所將自費醫材視為金雞母,但同一醫材在各家醫院價格不一,為此,衛福部健保署研擬「自費醫材核准、核價平台」,除了簡化行政程序、加速審查及核價速度,更希望縮小各縣市各醫院之間自費醫材價格的差距,不讓患者變成冤大頭,該平台將年底試辦。

台灣在醫療親近性上,城鄉差距相當明顯,在自費醫材價格上,各家醫院落差也不小,觀察健保署醫材比價網,就可看出端倪,以人工膝關節自費醫材為例,「史耐輝」全膝關節系統|氧化鋯股骨組件,收費平均值為十五萬四八○四元,但最高價格為部立台北醫院十八萬四千元,大林慈濟醫院十二萬七五○○元最低,兩者價差就高達五萬六五○○元,

治療心律不整的自費醫材心臟節律器,波士頓科技「安博倫磁振造影皮下植入式心律去顫器」收費平均值九十三萬三○八元,但新竹馬偕醫院卻要一百萬元,而台大雲林分院八十萬元,價格最低,價差廿萬元。

健保署副署長龐一鳴表示,「醫療法」規定,自費醫材核價權限仍屬於各縣市政府,依當地物價水準不同,定價因素十分複雜,這次建置「自費醫材核准、核價平台」,希望簡化自費醫材業者送審的行政程序,民眾也可上網查詢核定價格,希望藉此縮小各縣市自費醫材價格的差距。

健保署現有「醫材比價網」載明各醫院上傳自費醫材價格等資訊,龐一鳴表示,在優化網站後,民眾可以清除查詢某一自費醫材的價格,最高、最低及平均值,相當透明,未來考慮與「自費醫材核准、核價平台」整併在一起,查詢更為簡便。

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目前自費醫材審查時間冗長問題,且由各縣市醫療機構向轄區衛生局提出申請,「自費醫材核准、核價平台」上線後,將採單一窗口收件、申請文件格式統一,中央將與各縣市衛生局醫審會建立聯合審查機制,並開放給廠商申請。

醫改會執行長林雅惠呼籲,健保署將自費醫材相關資訊均整合在同一個平台,公布所有自費醫療的收費標準。此外,患者自費醫療比率愈來愈高,健保署也應提供相關資訊。

【看原文連結】

更多udn報導
「英國26℃=熱浪」網嘲英國人弱爆 過來人搖頭曝原因:是會死人的
他見大陸同事回訊息頻傳「==」超火大 意思揭曉台灣人傻眼
錯在哪?國小數學考卷「9×4=36」分數沒了 全網揭正解:變考國文了
沒有《善宰》!「上半年收視TOP10」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