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寫部落格 劉中平傳達正確衛教知識

在1.5萬名追蹤者的粉絲專頁上,也是心臟內科醫師的劉中平自詡為「一個決定認真寫文章教育病人的小醫師」。他在大學時期擔任服務性社團的社長,走遍全台山地鄉做衛教,種下基層醫療的種子,在醫院服務十數年後自行開業,並且致力於寫部落格,希望用最平易近人的方式,翻轉民眾的錯誤觀念,讓社會影響力遍及更多角落。

劉中平從小就喜歡生命科學、生物科目,大學順利考進醫學系,當時有一部美國影集《急診室的春天》(ER),激發很多醫學生投入急診或心臟急重症科,他也是其中之一。

他說,當時正逢心導管、葉克膜、CPR等技術突飛猛進的時代,心臟科是最尖端、也最困難的一科,「心電圖課上整個學期,一半都聽不懂!」於是他把教科書反覆念了3遍以上,成功把最棘手的科目變成專長項目。

在台北執業一段時間後,劉中平有感於老師曾說「醫師就是要去最需要的地方」,決定搬到心臟科資源相對少的高雄,先在地區醫院服務,5年前決定自行開業。他分享,在診所不時會遇到不識字的病人,他們依賴的消息媒介只有電話和電視,因此當受邀上健康節目時,他欣然答應,希望能傳達正確的衛教知識。

劉中平也努力經營粉絲專頁、寫部落格,分享各式各樣的病人故事。他透露,自己的偶像是醫師作家侯文詠,希望像他一樣寫文章影響社會,讓自己喜歡的東西得到表述;不僅是回顧和病患交流的過程,也能分析釐清這些治療經驗,並提升自身醫療專業能力。他說,當醫師是很有福氣的事情,可以陪伴病人走過治療,收穫最大的是自己。

「包括岳父在內的兩個爸爸都是心臟病人,都是我親自做心導管手術。」劉中平在台大醫院訓練最後一年時,遇上爸爸心臟病發作,當時和老師一起完成心導管手術,至今近20年都沒有復發;多年後,岳父的心導管手術也由他親手完成。他感性地說,能夠幫兩位爸爸治療,是老天給的最大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