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藝術大師蕭如松 手工玻璃「松語杯」上市

致敬竹縣先輩藝術大師蕭如松,「松語杯」由藝術家黃瓊儀手工吹製而成。(記者彭新茹攝)
致敬竹縣先輩藝術大師蕭如松,「松語杯」由藝術家黃瓊儀手工吹製而成。(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今年適逢客籍畫家蕭如松百歲冥誕,財團法人新竹縣文化基金會與玻璃藝術家黃瓊儀合作,以蕭如松畫作「靜物──窗邊系列」為發想,推出手工吹製的玻璃「松語杯」,現已在蕭如松園區等平台通路販售中,希望能用純手工的質感,讓收藏者每次使用都彷彿在與藝術品對話。

文化局長李安妤指出,「松語杯」系列文創品是由在歐洲學習玻璃藝術創作多年的藝術家黃瓊儀,以已故客籍水彩畫家蕭如松畫作為靈感,擷取蕭氏最廣為人知的靜物畫意境做為設計理念,以「靜物──窗邊系列」裡一幅灰藍色調畫作的局部為基礎色調,使用點與線的上色方式,以窯爐吹製技法所創作,容量二百一十毫升。特別的是黃瓊儀堅持不吹模具,每一個松語杯都是純手工吹製,手作質感造就松語杯擁有獨一無二的形狀與線條。

黃瓊儀表示,蕭如松的窗邊系列畫作,很多是以點跳方式呈現,和玻璃的上色方式有一點雷同,所以她引用點畫的方式,運用到杯子製作。顏色的選用也是看了畫作後發覺,蕭如松在畫作上使用的顏色沒有那麼濃烈的對比。而製作松語杯的困難點,在於杯子的直線條造型,因為窗邊系列畫作內有很多工整的杯子形狀,在製作上比較難,因為係完全用手工捏出杯子的直線條,也藉此隱喻畫作的靜物是工整呈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