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榮總國際智慧醫療高峰會 AI發展融入醫療造福患者

臺中榮民總醫院今(28)日舉行「國際智慧醫療高峰會」,會中發表「智慧重症AI照護診療系統成果」、「X光攝影AI偵錯預警系統」「皮膚癌症AI智慧影像判讀系統」等多項主題,包括國科會吳政忠主任委員、衛福部薛瑞元部長、13家醫學中心院長、副院長,以及多位陽明交大、中興、東海大學教授都出席,共同分享人工智慧研究的成果,並探討智慧醫療最新趨勢,希望為臺灣打造另一座護國神山!

衛福部薛瑞元部長致詞表示,要協助廠商往國際發展,先進技術的發展所碰到的是商業模式問題,有什麼樣的商業模式可以讓研發出來的東西可以具備應用,目前醫療界,光十九家醫學中心有不同的系統,所以,科技界跟醫療實務界共同研發出有效的診斷或治療軟體,只能用在其中一家,因系統不相容,因此,衛福部正在研擬「次世代數位醫療平台」,整合醫療單位系統升級,整個臺灣大概會成為五到六個平台,平台之間的溝通就比較容易,而新的開發或發明的東西在醫療上要運用(透過平台),整個產業發展就會出來,如果雛型完成,將向行政院報告。

臺中榮總表示,全球面對新興傳染病毒的挑戰,人類的健康促進和疾病處置治療,需要不斷創新與應變,醫療與資通訊科技結合的智慧醫療在這時代更顯重要,也是國家施政的重點,必需掌握國際發展的趨勢和合作的契機。中榮致力發展智慧醫療、精準醫療、再生醫療、尖端醫療,在疫情衝擊下,肩負多項國科會國家型AI計畫,組成臺灣智慧醫療聯盟,建立多中心的人工智慧醫療聯邦學習模式,以多中心國家隊伍的概念進行認證及商轉,並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國立中興大學、東海大學等院校研發機構合作;為持續尋覓數位醫療的創新,結合科技產業量能,全力發展智慧醫療。

在國科會指導下,台中榮總陳適安院長帶領中榮智慧醫療委員會秘書處籌辦「國際智慧醫療高峰會」,高峰會以實體會議方式進行,同步線上視訊轉播,邀請美、日國際學者與會發表專題,掌握最新國際智慧醫療發展的脈動與尖端技術。

會中發表多項主題,包括「智慧重症AI照護診療系統成果」、「以人工智慧深度學習方法建構高品質心肺復甦術教學即時回饋系統」、「X光攝影AI偵錯預警系統」、「AI輔助門診服務皮膚科門診」、「AI輔助門診服務眼科門診」。例如「AI輔助門診服務皮膚科門診」,現行皮膚癌症在門診臨床檢查的方式為透過皮膚鏡檢視皮膚狀況,由皮膚專科醫師進行臨床判讀。台中榮總皮膚科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及長庚大學教授合作,導入人工智慧的運用,收集皮膚癌臨床影像與病理診斷檔案資料,以人工智慧深度卷積神經網路學習方式,演算推導出皮膚癌辨識分析推論模型,成功開發皮膚癌症AI智慧影像判讀系統。民眾只要在門診掛號AI 輔助門診看診服務,民眾自行將皮膚照片上傳至皮膚智慧影像判讀系統,門診看診醫師透過皮膚癌症AI智慧影像判讀系統,輔助醫師判讀,AI精準度可達8成以上。皮膚癌症AI智慧影像判讀系統也能結合遠距醫療,輔助偏鄉醫療缺乏與在宅醫療的服務,讓皮膚病灶的診斷可以更加及時與精確。

AI輔助門診服務眼科門診,AI輔助醫療診斷除了在數據分析和預測以外,目前最有成效的應用就是影像分析。中榮眼科醫師團隊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合作開發OCT 影像黃斑部皺褶判讀AI模型整合,結合AI技術與醫療影像之疾病診斷標註進行研究,開發視網膜斷層掃描(OCT)即時影像AI輔助診斷自動分析判讀工具。民眾在眼科看診時,透過視網膜斷層掃描,即時影像AI輔助診斷自動分析判讀工具,不僅簡化檢測流程、舒緩眼科醫師看診壓力、協助醫師加速醫療影像判讀及提高診斷的一致性與精準度,也可以縮短病人就醫時間及減少侵入式檢查。(張文祿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