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兒藝節盛夏開趴 為你開啟兒童模式

記者黃朝琴/臺北報導

2024「臺北兒童藝術節」於6月29日至8月1日歡樂登場,今年以「開啟兒童模式」為主題,臺灣、加拿大、澳洲團隊攜手呈現13檔63場售票節目,另有百逾場免費活動,除了以北藝中心為基地推出4週「藝術樂園」,還選定大安森林公園舉辦2場大型戶外演出,各式表演也將走進10個行政區,民眾在家附近就能看演出,外加1檔「忘記時間的秘密基地」互動式展覽,陪親子沉浸藝術過盛夏。

北藝中心董事長王文儀表示,臺北兒藝節邁入第25屆,今年推出超過200場節目與活動,免費節目與活動擴大規模超過百餘場,其中大安森林公園露天音樂台推出2場大型免費演出,7月20日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帶來《潘朵拉的盒子》,有特技、雜耍、舞蹈和小丑表演;7月21日身聲跨劇場的演出《希望之翼》,融合現場音樂、戲劇肢體、傀儡高蹺。

在售票節目部分,11檔「焦點節目」類型多元,涵蓋馬戲、音樂、戲劇以及音樂劇,也有全新創作,也有經典回歸,更引進2齣熱門國外節目;至於「童創基地」以培養皿的角色,推出《哈囉》(7月12-14日水源劇場)、《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7月19-21日中山堂)2檔節目,開創親子劇場多元形式與題材。

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宇宙大冒險》6月29、30日北藝中心球劇場登場,結合大環、高空表演、飛躍翻滾、疊人等特技,邀親子展開星際探險。動見体《凱吉一歲—永遠不回頭》親子版7月5至7日北藝中心藍盒子登場,遊走式演出,透過觸摸、覺察、傾聽啟動感官,近距離觀看解構的樂器。

長榮交響樂團《莫札特的盛夏》輕鬆自在音樂會,7月6、7日北藝中心球劇場演出《莫札特G小調第四十號交響曲》,久坐不適的人隨時可進出觀眾席,提供無壓力的藝術共融場合。僻室《等一下下再回家》7月6、7日水源劇場演出,講述小寶生日當天選擇一趟特別的公路之旅冒險,從孩童視角打造貼近心靈,探索失去、遺憾、單親等議題。

玲瓏全勤身創作社獨角戲《那一天,我在離家出走。》7月11至14日北藝中心排練場演出,邀觀眾攜帶玩具參與,置身色彩繽紛大帳篷,跟著6歲主角「方方」萌生離家出走念頭,一同探索幻想世界,充滿溫暖感動。原創音樂劇《我的初戀是頭鹿》7月12至14日北藝中心藍盒子上演,講述高中生阿朱陷入一連串神祕事件,卻意外愛上一位少女,專為青春學子打造,帶大家重返校園,喚起初戀回憶,感受青春的熱血與甜蜜。

澳洲瑟卡馬戲團《搗蛋鬼莫札特》7月12至14日北藝中心球劇場演出,這場音樂馬戲表演以最具玩心的音樂天才莫札特為主題,3位表演者包辦肢體表演與現場手風琴,帶來一連串的俏皮神曲。加拿大科普斯劇團《晚安!星際泡泡》7月18至21日北藝中心藍盒子上演,由小丑帶來默劇表演,在泡泡裡畫畫、跳舞、唱歌、搞笑,觀眾們坐在泡泡周圍,與表演者互動體驗奇幻魅力。

臺韓合作兒童音樂劇《救援小英雄Poli - 出動吧!找回黃金獎盃》7月19至21日北藝中心大劇院演出,講述布姆鎮遭遇危機,運動會的黃金獎盃被偷走,救援小隊成員聯合登山救援隊一起奪回獎盃,帶來歡樂感動的冒險之旅。

北藝中心自製音樂劇《媽呀!外星人》7月20、21日水源劇場上演,講述國小1年級「小魚」發現家中出現一個外星人,還搶走媽媽的愛,他試圖趕走外星人,最後發現一本《外星人使用說明書》。

明日和合製作所《小路決定要去遠方》7月25至28日北藝中心藍盒子經典回歸,講述小誠失蹤、小路彎彎離家出走,展開繽紛奇幻旅程,老師最終將他們從「黑婆婆」家帶走,討論孤獨、情緒、友誼,詩意多變的敘述和空間運用,為臺灣遊走移動式劇場設立新標竿,打破兒童劇的刻板印象。

2024「臺北兒童藝術節」今(16)日宣告起跑,以「開啟兒童模式」為主題,推出200多場免費、售票的節目活動。(記者黃朝琴攝)

北藝中心董事長王文儀宣布,今年臺北兒童藝術節擴大免費規模,超過百場演出與活動等親子參與。(記者黃朝琴攝)

身聲跨劇場《希望之翼》,7月21日大安森林公園戶外演出,融合現場音樂、戲劇肢體、傀儡高蹺。(身聲跨劇場提供)

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潘朵拉的盒子》,7月20日大安森林公園戶外演出,有特技、雜耍、舞蹈和小丑表演。(FOCA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