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家扶募集大專生獎助學金 讓弱勢學生勇敢逐夢

獎助學金是孩子自立脫貧的起點,臺北家扶中心期盼社會大眾加入助學人的行列
獎助學金是孩子自立脫貧的起點,臺北家扶中心期盼社會大眾加入助學人的行列
熱愛棒球的小誠表示,選手訓練期間花費很大,有家扶獎助學金的幫忙,讓他較無後顧之憂
熱愛棒球的小誠表示,選手訓練期間花費很大,有家扶獎助學金的幫忙,讓他較無後顧之憂
家扶的協助讓小儀和小貞姊妹順利朝美術之路邁進
家扶的協助讓小儀和小貞姊妹順利朝美術之路邁進

臺北家扶今年針對大專生日常生活開銷進行調查,發現家扶大專生因為經濟考量而減少與同學外出聚餐娛樂的次數,甚至有超過3成的學生是不買衣服,此外,其中又有2成5學生同時負擔學雜費和家計。為了讓弱勢學生安心就學,臺北家扶多年來募集獎助學金,減輕肩負就學與家計的重擔,鼓勵他們勇敢逐夢。

 

對家扶大專生最大的經濟負擔來源在於學雜費用、原文書,以及科系相關的學習器材與耗材,進而壓縮大專生日常食、衣、住、行、社交及通訊等基本生活開銷的比例。臺北家扶中心謝曉雯主任表示,有些孩子為了省錢,捨不得買材料費,衣服夠穿就好所以很少買衣服,和同學在外聚餐都是從最便宜的品項開始看起,甚至運動的孩子受傷只找校內的防護員,不會自費到外面接受治療。這些孩子認為,衣服和社交都是當下開心,開心玩沒錢是以後不開心,所以能省就省,投資未來的自己,由此可看出這些孩子在生活中所面臨到經濟上的窘迫。

 

熱愛棒球的小誠表示,過去擔任選手的過程中,除團體訓練外,個人訓練師的搭配、運動營養品、大份量的伙食費等等,都是每月必須且大筆的開銷,家扶的獎助學金讓他能無顧慮的全心投入訓練。然而長期在比賽中累積的傷勢,讓小誠在升上大學後,難以透過復健恢復到原本的運動狀態,由於對棒球的熱忱,小誠決定投入研究棒球打擊率的領域,希望能繼續對體育界貢獻一份心力。即將升上碩二的他表示,除了透過家扶獎助學金的協助,也積極忙於論文研究及額外兼任社區棒球課,就是希望能撐住夢想之餘,又能減輕年邁母親的經濟負擔。

 

來自單親家庭的小儀和小貞姊妹從小就展現音樂和美術的天分,在求學的過程裡,她們最常聽到的話就是「沒錢也可以學美術學音樂?」,這句傷人的話成為奮發的動力,兩人積極參與各項美術比賽,取得優異表現,並經營INSTAGRAM,接寵物、人像等畫作案。小儀表示,每次上完課就在想下一堂課的學費在哪,藉由家扶的補助和獎學金可減輕經濟壓力和負擔,順利朝目標邁進。小儀和小貞最大的夢想,就是希望讓藝術普及,讓每個人都有機會接觸美的感動。

 

謝曉雯主任表示,獎助學金是孩子自立脫貧的起點,然而受疫情影響,使近年來獎助學金的募集速度較慢,截止目前為止尚有近兩成的缺口,期盼社會大眾加入助學人的行列,讓具有專才的同學能夠持續朝夢想前進,相關捐款資訊上臺北家扶中心臉書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