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教師希望心坊 帶領老師自我覺察 激發教學能量

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設立希望心坊,提供教師心理諮商輔導支持
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設立希望心坊,提供教師心理諮商輔導支持

當學生有情緒議題,老師常常成為學生的情緒出口,而當老師背負龐大壓力時,更是迫切需要專業心理輔導資源的介入和協助。希望作為教師背後最堅實的支持力量,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不僅提供教師專業的增能研習,並建置教師諮商輔導支持服務系統,關照教師的心理健康,服務對象從國小及國高中老師,向下延伸到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

 

學校老師除了第一線的教學工作外,還要進行親師溝通、處理行政工作等,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教師研習中心輔導組組長尤惠娟表示,老師們真的很疲憊也很辛苦,要處理學生躁動行為,還要兼顧教學,其實老師所面臨的壓力問題跟一般上班族都差不多,但是因為社會大眾普遍對老師的期待較高,也使得老師所背負的壓力更大。根據教研中心統計,112年申請個別諮商輔導的老師,諮商議題以身心平衡最多(33%),其次是職家平衡(20%)和生涯意義(19%),也有不少因為人際關係而來尋求協助,像是伴侶關係或婚姻關係等。

 

為服務臺北市2萬多名的教師,教研中心開設多元的團體課程,由專業心理師帶領,陪伴教師認識自我,進而覺察自我到探索自我。尤惠娟組長分享,老師們不單只是來上課,而是透過課程來照顧自己,像是規劃40小時的正念減壓課程,參與課程的老師學習如何放鬆、練習呼吸,當情緒壓力來臨時,就能在當下放鬆自己,並能協助學生處理情緒和自我照顧。

 

尤惠娟組長指出,許多人對於心理諮商多半會貼上負面標籤,似乎代表心理有問題,或是受憂鬱症等情緒困擾,再加上老師通常是學生的典範或榜樣,對於內心的脆弱更是難以啟齒,所以在進入個別諮商前,團體課程往往是鬆動老師的起點。在團體課程中,學員們學習去表達自我和傾聽他人,並從中發現,原來可以從不同面向和思維去看待一件事情;同時大家在教學現場所遇到的問題和壓力都差不多,自己不再是孤軍奮戰,也更能卸下心房,勇於表達深藏內心的困擾,透過團體的支持力量去面對問題、解決問題。而當老師內心有更難解的問題時,就可進到下一階段的個別諮商,教研中心提供臺北市教師每學年6次(小時)安全且可信任的免費個別諮商,邀請心理專業背景的大學教授,或是熟悉教學現場、了解學生和家長樣態的心理師傾聽老師的煩惱,陪伴老師沉澱心情,並貼近老師的需要,給予引導和建議,讓老師充滿能量後再出發。

 

當老師學會關照自我,就能自在地面對高張壓力的校園環境,也更能對學生付出愛與關懷,營造正向且良好的教學氛圍。尤惠娟組長分享,曾有位參與正念減壓的課程學員分享,過去都要靠藥物緩解焦慮的他,現在只要透過正念練習,就可保持情緒穩定,無須再依賴抗焦慮藥,真的很開心。尤惠娟組長坦言,看到老師因為壓力而服藥或內心低落,內心真的很不捨,學生也很辛苦,如果能讓老師掙脫心靈的桎梏,開心地愛自己,可以激發更多的教學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