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發布智慧教育白皮書 4大策略實現智慧校園、培育科技人才

臺北市教育局發表《臺北市智慧與資訊科技教育白皮書》,培育未來科技跨域人才
臺北市教育局發表《臺北市智慧與資訊科技教育白皮書》,培育未來科技跨域人才
臺北市教育局資訊教育科陳秉熙科長說明《臺北市智慧與資訊科技教育白皮書》4大策略
臺北市教育局資訊教育科陳秉熙科長說明《臺北市智慧與資訊科技教育白皮書》4大策略

落實數位教育平權,接軌國際趨勢,臺北市教育局發表《臺北市智慧與資訊科技教育白皮書》,闡述未來智慧教育願景與具體方案。資教科陳秉熙科長表示,教育局提出四大策略,包括「生生線上學、師師用載具」、「班班有大屏、校校智慧化」、「提升數位學習教育中心量能」及「精進升級資訊科技教育品質」等,規劃2022年至2024年投入新臺幣13億元,全面優化校園數位建設,推動科技輔助親師生教學參與,促進校園數位轉型,並擴大實施人工智慧AI教育、量子電腦教育及元宇宙教育等新興科技課程計畫,共同培育未來科技跨域人才。

「生生線上學,師師用載具」策略上,教育局已於111年達成「師師有載具」政策目標,規劃於同年擴大推動學生自備載具到校學習(BYOD),達成北市1,000班參與目標,並透過臺北酷課雲學習平臺,開辦「線上程式語言培力課程」及「英語線上課程」,增加經濟弱勢學生在英語及程式設計學習機會。

「班班有大屏、校校智慧化」以大尺寸觸控式螢幕結合行動載具使用,創造出最佳師生互動教學模式,教育局規劃從111年起優先建置國小3至6年級各班85吋觸控式大屏;並於113年達成北市小學三年級至高中「班班有大屏」政策目標,配合加速導入酷課APP推動,實踐6i智慧校園政策願景。

針對「提升數位學習教育中心量能」,臺北市數位學習教育中心是全國第一專職、專責線上教育推廣組織,教育局於111年將再擴編「培訓推廣組」及「課程規劃組」,強化數位學習推廣作業,為籌備全國第一所數位實驗高中做最充足準備。

最後是「精進升級資訊科技教育品質」,本局將持續推動K-12程式教育及STEM+教育,未來將擴大辦理各項資訊科技線上課程,並針對AI人工智慧、量子電腦及元宇宙等新興科技,以產官學研合作方式開設相關課程,培育未來世界所需人才。

智慧教育的推動有助於提升學生的競爭力,臺北市柯文哲市長表示,目前北市所有老師都有平板,下一步就是要讓每個學生都有平板,搭配酷課App進行整合,除了上課外,包括請假、查成績、聯絡簿也都可以用iPad完成。此外,這一兩年內北市所有高中職將全面E化,並持續向下推廣到國中和國小。

本次發表會邀集教育專家學者、均一教育平臺呂冠緯董事長、本市各學層校長、教師及家長代表等貴賓共襄盛舉。並同場辦理「智慧教育論壇」,邀請臺北科技大學曹筱玥教授主講「元宇宙科技教育應用」議題,及中正高中江惠真校長分享全國首創高中「AI人工智慧課程專班」推動經驗,帶出智慧教育未來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