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發布體育發展政策綱領 打造優質校園運動環境

臺北市教育局體衛科林奎宇科長說明校園體育推動現況與成果
臺北市教育局體衛科林奎宇科長說明校園體育推動現況與成果

臺北市致力培養學生終身運動素養,104年到111年教育局投入運動相關硬體經費達172億元,用於學校體育課程精進、普及化運動推廣、競技賽事表現及國際體育交流等面向。為能打造臺北市優質校園運動環境,教育局今(2)日發表「臺北市中小學體育發展政策綱領」,強調以學生為主體,朝「體育教學優質化」、「運動設施專業化」、「活動設計生活化」、「競技訓練科學化」及「國際交流精緻化」等五大面向努力。

 

臺北市長年致力於體育人才的發展和培育,無論是選手或是團隊,在國內外的競賽中屢獲佳績,包括李洋、王齊麟或戴資穎等多位在國際競賽中表現亮眼的選手,這些優異成績、豐碩成果的背後就有賴體育資源的投入。臺北市教育局衛生保健科林奎宇科長表示,目前臺北市有127所學校設置游泳池,還有27項運動項目、130位專業教練;教育局也投入了172億元經費提升硬體環境,像是運動中心、運動場、遊戲場和風雨操場等,有多項體育資源是居全國之冠。而在雙語教材的部分,臺北市首創自編CLIL雙語教材,目前在健體領域已經完成了1到5年級的雙語教材,在111學年度也將持續推動六七年級的教材。

 

臺北市教育局今年10月發表中小學體育發展政策綱領,透過現況與成果的盤整,訂定五大重要面向,包括精緻體育課程品質、提升學生體適能表現、辦理多元體育活動、落實經濟運動扎根以及推動國際體育交流;此外,教育局也設定24個推動策略以及48個行動方案,期望透過政策綱領的推動,可以達到培育卓越體育人才,以及終身運動素養的願景。

 

林奎宇科長表示,未來將會推動體育教學科技化,補助績優學校購置智慧型運動器材和教學媒材;透過AR以及VR相關數位媒材,模擬體育的教學情境;導入相關運動科學的專業資源,透過科技輔助的方式,協助選手認識自我的體能,發展自己運動專項。教育局將持續優化相關體育的場館,透過整體的盤點、分區的建置,改善學校的硬體環境。為了讓學生運動不受天候限制,學校將增設光電球場,提供學生多元的體育運動環境。同時,教育局期望打造無障礙的運動環境氛圍,由體育老師以及特教老師攜手努力發展適應體育課程,透過體育課程以及相關硬體的建置,並融入通用設計和共融概念。

 

教育局也首創「臺北市運動資訊整合平臺」,利用各平臺上傳的資料建立偵誤機制及整合資料庫,建構臺北市運動資料查詢平臺;另外,透過國小、國中到高中職三級培育的升學地圖,建立學生系統性的升學管道規劃;分析國際運動的發展趨勢,分別針對新興運動的發展、相關比賽異動,以及設施設備的因應,提早進行規劃。在國際比賽的部分,教育局將修訂相關補助內容,引入企業以及社會的資源,讓學生在參與國際競賽時,經濟上能無後顧之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