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市登革熱疫情持續下降 持續落實「巡、倒、清、刷」 有效阻斷登革熱疫情

【民眾網黃楸玲/台北報導】

疾病管制署10月20日表示,上週臺南市登革熱疫情已明顯下降,較前一週降28%,本週近5日病例數亦較上週同期下降11%,已顯示防治成效。因臺南市整體誘卵桶指數已連續3週減低,且氣溫轉涼、近日無明顯降雨,預估疫情將持續下降。

疾管署說明,2023年10月14至10月20日期間,「登革熱前進應變工作隊」羅一鈞隊長前往參加臺南市北區、永康區環境清潔日及進行社區診斷;並訪視臺南市永康區、安平區教育部權管校園,進行環境巡查,同時提醒天溝及屋頂不易到達之處仍可能成為隱性孳生源;前往視察臺南市永康區中央權管場域,提醒投藥時須注意劑量濃度;另持續參加臺南市政府登革熱防治一級指揮中心會議,與市政府及相關專家密切合作,分析疫情趨勢及提供防治建議。

在這期間登革熱機動防疫隊共出動24組48人次,至臺南市北區、東區、南區、中西區、永康區、安南區、安平區進行社區診斷及化學防治後成效評估,並巡檢永康區、安平區教育部權管大專院校、高級中等學校。

疾管署提醒,疫情雖明顯下降,整體氣候環境條件有利於防疫,仍須民眾持續共同配合各項防疫措施,才能保全防疫成果,民眾外出參加全國運動會等戶外活動時,務必加強個人防護措施,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使用政府機關核可含DEET、Picaridin或IR-3535等有效成分之防蚊藥劑,做好防蚊措施,減少受蚊子叮咬的機會,才能有效阻斷登革熱疫情,保護自己和家人朋友的健康。

疾管署呼籲,民眾應把握疫情下降時機,持續落實「巡、倒、清、刷」並配合衛生單位防治措施,如出現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關節痛、出疹等疑似症狀,務必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活動史,亦請醫師落實詢問TOCC,適時使用登革熱NS1快篩試劑輔助診斷,及留意就診病患是否出現登革熱警示徵象,包括腹部疼痛及壓痛、持續性嘔吐、黏膜出血、嗜睡及躁動不安等,給予妥適醫療處置。另確診個案應持續落實防蚊,避免病毒擴散。

病媒蚊孳生源6大藏匿點(圖:衛福部疾管署)
病媒蚊孳生源6大藏匿點(圖:衛福部疾管署)

更多新聞報導:
破解肢端黑色素癌新曙光 國衛院提出可能的治療策略
確保護理師更好的未來 評估各項提案 優先選擇有實質價值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