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道之驛上架農村好物產品 拓展在地優質產品行銷管道

南市農業局於西港區農會後營分部規劃設置臺南道之驛,上架南得極品及農村好物產品,拓展行銷管道。(記者李嘉祥攝)
南市農業局於西港區農會後營分部規劃設置臺南道之驛,上架南得極品及農村好物產品,拓展行銷管道。(記者李嘉祥攝)

▲南市農業局於西港區農會後營分部規劃設置臺南道之驛,上架南得極品及農村好物產品,拓展行銷管道。(記者李嘉祥攝)

為促進農村產業發展及農村再生,臺南市政府農業局於西港區農會後營分部及左鎮區農會左鎮驛站規劃設置「臺南道之驛」,於重要交通道路節點上設置臺南農村產品銷售據點,方便在地民眾及往來遊客採買農村產品。

市長黃偉哲表示,「臺南道之驛」自111年完工至今吸引許多遊客前來,二處臺南道之驛工程完工後也設置南得極品專櫃,陸續上架許多臺南在地產品,歡迎市民及遊客來選購臺南優質農特產品。

李建裕指出,市府將南得極品產品與獲得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農村好物獎的產品上架道之驛,如新化區礁坑社區的橄心醋、橄情露及橄情果、玉井區愛文山社區的愛文芒果乾及各式果乾、白河區一群農夫的手刨蓮藕粉、後壁區臺灣璞育文教發展協會的璞育塾厚禮數芋米薯香及原味米香粒、東山區陪灶企業社的土窯柴焙龍眼乾等,產品豐富多元。

西港農會總幹事程淑如說,後營分部有穀倉餐廳、擔露館、加油站、統一超商等事業,且臨重要道路市道173線及區道南44線,具備發展道之驛區位條件;西港區農會後營分部原先排水系統不佳,遇雨易淹水,111年透過農村總合發展計畫進行道之驛工程改善排水溝及壓花地坪鋪面,新增麻油瓶及胡麻果莢裝置藝術,增加場域空間亮點及宣傳西港胡麻產業,吸引遊客到訪及拍照打卡。

農業局農地管理工程科長黃炳耀表示,臺南道之驛完工一年多來,西港區農會臺南在地產品數量從完工時47項增加至目前96項,在地產品佔全館產品從完工時34%提高到目前55%;左鎮區農會在地產品數量從完工時85項增加至目前161項,在地產品佔全館產品從完工時33%提高到目前50%,皆有明顯的提升,歡迎全國遊客到臺南道之驛遊玩及採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