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400 XR數位共學主題課程結合文化底蘊與科技 再現普羅民遮城光輝年代

南市XR數位共學中心由仙草實小領軍聯合九所學校開發臺南400 XR數位共學主題課程,再現普羅民遮城光輝年代。(記者李嘉祥攝)
南市XR數位共學中心由仙草實小領軍聯合九所學校開發臺南400 XR數位共學主題課程,再現普羅民遮城光輝年代。(記者李嘉祥攝)

▲南市XR數位共學中心由仙草實小領軍聯合九所學校開發臺南400 XR數位共學主題課程,再現普羅民遮城光輝年代。(記者李嘉祥攝)

在教育部112-113年5G新科技學習示範學校計畫下,全國共成立14所XR數位共學中心,臺南市XR數位共學中心由仙草實小領軍,聯合河東國小、竹門國小、內角國小、崇明國中等9所學校,經多次共備研發出全新XR數位共學課程,近期結合臺南400「珍視傳統、開創當代、展望未來」核心價值開發的「大航海時代的臺南與唐山過臺灣」主題課程也正式推出,並以普羅民遮城為教學重點,展現臺南深厚的文化底蘊與科技的結合。

市長黃偉哲表示,市府積極爭取教育部專案,發展教育元宇宙科技,由南市的XR數位共學中心負責推廣元宇宙教學,培訓教師的設備操作及課程模組研發,透過直播及VR頭盔,XR數位共學讓教學內容更貼近真實情境,為學生創造更多元且沉浸式的學習體驗,提升學習效果和興趣。

教育局長鄭新輝指出,XR數位共學能讓師生共享教學資源,有效縮短城鄉學習差距,打破時空限制,讓每個學生都能享有同等優質的教育品質;另,通過線上方式進行跨校討論,學生也能運用數位知識探索、思考、分析問題,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帶領團隊負責此次VR教材開發的臺南大學伍柏翰教授說,課程旨在透過VR技術重現臺灣當時社會背景,讓學生探索不同族群在臺南歷史中的生活與文化,增進對自身文化身份的認同感。

竹門國小計畫執行教師侯雅芳老師說,竹門國小學生多為首次使用VR頭盔進行學習,經過一段時間適應,如今已能快速掌握並熟練操作設備;此次課程讓學生以沉浸式方式遊歷400年前的臺南,對於能透過XR技術穿越回歷史學習表示驚喜,並對普羅民遮城的光輝年代有更深的理解。

河東國小學生吳昀蒨說,透過VR頭盔設備,在課程中學習到臺灣過去被荷蘭人殖民時的生活情形,在闖關時還要去找甘蔗,賣掉甘蔗才能做交易,是一個很棒的體驗;竹門國小學生鄭昱錡說,使用頭盔參與大航海時代課程,可真實的與當時的荷蘭人對話,藉由虛擬情境與虛擬角色的對話,更能體會當時漢人的辛苦,加深學習這段歷史的體驗。

南市數位學習推動辦公室主任高誌健強調,XR數位共學提供豐富且真實的學習體驗,此次課程通過XR技術再現普羅民遮城的光輝年代,不僅建立跨校與跨學習階段的典範,亦展現適性多元學習風貌,有效提升學生學習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