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畢典 陳文章校長強調RQ培養挫折忍耐力

臺灣大學陳文章校長(左)逐一頒發畢證書給畢業同學
臺灣大學陳文章校長(左)逐一頒發畢證書給畢業同學
曾獲諾貝爾醫學獎的日本京都大學醫學研究所特聘教授本庶佑 (Tasuku Honjo)於臺灣大學畢業典禮上發表演說 (臺大提供)
曾獲諾貝爾醫學獎的日本京都大學醫學研究所特聘教授本庶佑 (Tasuku Honjo)於臺灣大學畢業典禮上發表演說 (臺大提供)
國立台灣大學112學年度畢業典禮 (臺大提供)
國立台灣大學112學年度畢業典禮 (臺大提供)
臺大校長陳文章於畢業典禮致詞 (臺大提供)
臺大校長陳文章於畢業典禮致詞 (臺大提供)
國立台灣大學112學年度畢業典禮 (臺大提供)
國立台灣大學112學年度畢業典禮 (臺大提供)
臺大校長陳文章帶領畢業生做校園巡禮 (臺大提供)
臺大校長陳文章帶領畢業生做校園巡禮 (臺大提供)

國立臺灣大學今天(25日)舉辦112學年度畢業典禮,校長陳文章期許畢業生能抱持好奇心、夢想與熱情踏出每一步,並不斷提昇自己的專業、善用所學,同時不忘以感恩的態度回饋他人及服務社會,做世界級的人才。

 

臺大今年學士班畢業生有5313人、碩士班畢業生有5182人、博士班畢業生有525人,總計1萬1020人。

臺大校長陳文章致詞時指出,大學生涯除了學業固本精進、增加知識廣度、拓展國際視野和實踐學用合一外,還有結交好友、培養挫折忍耐力及勇敢追夢的勇氣等三件非常重要的事,其中培養挫折忍耐力是現今學生的重要課題,過去社會上強調IQ、後來強調EQ,但都不足以應對未來挑戰,韌性商數RQ,也就是Resilience Quotient更為重要,也就是面臨挫折、挑戰自我、克服困難而終有所成的能力,這將是未來大學教育必須注入的元素。

 

陳文章校長表示,像是臺大傑出校友–國際航電董事長暨創辦人高民環在創業過程中,始終抱持「挑最難的下手」的工作態度,以無比的心理韌性超越自己,開發第一個美國聯邦航空總署核准的全球定位系統,帶領公司起死回生。這說明強大的心理韌性,在面對重大難關時,能順勢而為,更有「谷底反彈」的力量。

 

臺大畢業典禮上邀請到日本京都大學醫學研究所特聘教授本庶佑(Tasuku Honjo)擔任演說貴賓,他因開創治療癌症的免疫療法榮獲諾貝爾醫學獎。本庶佑勉勵臺大學子,「好奇心」是一切的根本,不要將一切事物視為理所當然,保持好奇心就能觸發思考及研究,促使自己不斷前進,也期勉畢業生們,無論身處何種領域,都應帶著探索未知的好奇心,勇敢向未來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