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研發全球獨步無蜂王授粉技術 使用蜜蜂數量少、授粉成本更低 12種作物適用

溫網室等設施栽培可隔絕病蟲害,卻也因此讓作物無法靠自然昆蟲授粉,需仰賴人工或是購買蜜蜂授粉。臺灣大學生農學院在國科會計畫支持下開發全球獨步「無蜂王授粉技術」,以費洛蒙替代蜂巢內的蜂王,並開發規格化紙蜂箱,建立無蜂王授粉技術,可以使用較少數量的工蜂,2分地只要用到1至2片蜂脾(巢片),授粉率近100%,試驗證實適合美濃瓜、草莓、小黃瓜等12種作物使用。

國內目前無蜜蜂授粉產業,有授粉需求農民多跟蜂農購買蜜蜂,或自國外進口熊蜂(bumblebee)使用(不太懂),進口蜜蜂有相關檢疫問題及衝擊國內生態風險,成本較高,碳足跡也長;此技術除有望創造國內授粉產業,未來甚至可技術輸出國際市場。

臺灣大學生農學院以費洛蒙替代蜂巢內的蜂王,並開發規格化紙蜂箱,建立全球獨步「無蜂王授粉技術」。圖為專利設計蜂箱放置溫網室設施中情形。(圖片提供/臺灣大學生農學院)
臺灣大學生農學院以費洛蒙替代蜂巢內的蜂王,並開發規格化紙蜂箱,建立全球獨步「無蜂王授粉技術」。圖為專利設計蜂箱放置溫網室設施中情形。(圖片提供/臺灣大學生農學院)

因應氣候變遷的衝擊,近十餘年間國內設施栽培面積已從11,631公頃增加至30,726公頃,成長2.6倍;但使用本土飼養義大利蜂(西洋蜂)成本每個月每公頃約2千至5千元;若是透過人工授粉,每個月每公頃甚至要8千元至3.6萬元。

臺大昆蟲學系教授楊恩誠表示,農民使用傳統蜂箱每箱約3至6萬隻蜜蜂,溫網室空間有限,蜜源其實不夠所有蜜蜂採,導致「蜜蜂吃不飽」容易有攻擊性,農民常被叮;採蜜的外勤蜂急著往外找蜜,也常會撞壁、造成折損;更重要的是,每年3至5月是蜂農重要採蜜季節,也是作物授粉季節,蜂農為了生產蜂蜜,便不願賣給有授粉需求的農民。

傳統蜂箱需內置蜂王,蜂王育雛時,幼蟲會散發育雛費洛蒙,促使工蜂出去採蜜,楊恩誠說,教科書上都說內勤工蜂轉化成外勤蜂須時20至25天,但他「丟掉教科書」,嘗試在蜂箱內不放蜂王及幼蟲,只放育雛費洛蒙及工蜂,結果第一次就成功,內勤蜂只要3至5天就成功變成外勤蜂,出外採蜜授粉。

研究團隊後續針對全臺90間農場做無蜂王蜂箱授粉試驗,包括洋香瓜、美濃瓜、草莓、絲瓜、苦瓜、大黃瓜、小黃瓜、棗、櫛瓜、藍莓、甜桃、燈籠果等12種設施作物,授粉成效良好,授粉率近100%。

(圖片提供/臺灣大學生農學院)
(圖片提供/臺灣大學生農學院)

相較農民傳統使用內置4片巢片的交尾箱,團隊並研究開發規格化紙箱,內置1、2片巢片、約3、4千隻蜜蜂,就足夠2分地設施栽培使用;研究團隊成員謝祥文表示,百香果因為花果數量多,且有蜜、粉分開及雌雄花結構特殊等特性,授粉需要蜜蜂數量龐大,因此不適合僅使用少量工蜂的無蜂王授粉技術。目前規格紙箱每個2,480元,未來量產可望再降價。

楊恩誠說,相較傳統蜂箱需要農民灌糖水餵食,將蜂箱親送至授粉場域,規格紙箱可整箱寄送至授粉場域,箱內工蜂不需人為餵食、無需開箱,需要授粉打開特別設計的出入口即可,操作更簡便;傳統蜂箱內的工蜂在蜜蜂幼蟲驅使下忙於工作,壽命僅約1.5個月,無蜂王紙蜂箱使用費洛蒙還有穩定蜂群效果,工蜂壽命拉長到3個月。

楊恩誠並指出,一個蜂巢會調派多少蜜蜂出去採蜜、是誰決定外勤蜂數量,是重要的學術問題;他的研究還發現,是外面環境蜜源的量決定外勤蜂數量,「蜜源多出去的就多」,未來可進一步量化,解決學術上的謎團。

讓吃蜂蜜像吃巧克力
農改場固化技術製程短又保鮮 可塑形、軟硬兼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