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師大研發科學中藥 可壯陽、舒緩神經退化

記者黃朝琴/臺北報導

中國傳統醫學,對於中草藥應用已數千年。臺師大生命科學專業學院教授吳忠信研究團隊,經小白鼠的動物實驗發現,科學中藥B401除了有助於阿茲海默症等疾病、舒緩神經退化,還能緩解動物的勃起障礙,可稱為中草藥界的威而鋼,科學中藥的新發現,已經登上國際期刊。

吳忠信指出,他專長為蝙蝠研究,過去曾發現臺灣蝙蝠糞便的環境重金屬及農藥含量超標,顯示蝙蝠可能因攝入食物中含有大量的環境重金屬及農藥而導致腦部神經元受損,而古代本草綱目將蝙蝠糞便稱為「夜明砂」,中醫生常用來治療眼疾病人,但現代不可能讓眼疾病人直接吃蝙蝠糞便,因此他開始投入科學中藥研究。

研究團隊以人參、黃耆、當歸、地黃、搭配旱蓮草、女貞子研製而成的科學中藥B401進行動物實驗,發現科學中藥B401對阿茲海默症、巴金森氏症、亨丁頓舞蹈症等,3種神經退化疾病模式動物的腦組織,有助於活血補氣、抗氧化壓力和保護神經、舒緩神經退化;還可緩解錳誘發的雄性陰莖陽痿模式動物的勃起障礙,可稱為中草藥界威而鋼。

吳忠信表示,為尋找有效治療或緩解心臟功能障礙的中藥配方,以人參、丹參、搭配五味子、麥門冬研製而成的科學中藥B307進行動物實驗,發現對心臟功能衰竭的動物心臟組織,有助於活血補氣、抗氧化壓力,能保護心肌細胞,還能緩解癌症化療模式動物的心毒性傷害。

吳忠信表示,古代中藥都是依照經驗法則,發現吃了有效之後開始運用,但如果是純中藥,可能會有重金屬或農藥,現在藉助科學方式找出原理並萃取成分,除了能吃到有效成分,還能減少副作用、降低毒性,相信未來科學中藥會變成主流。

有鑑於全球生技產業市場蓬勃發展,臺師大今年8月將成立「生技醫藥產業碩士學位學程」,由吳忠信負責規劃學程課程。他表示,將以培育生技產業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希望促進生技醫藥產業人才的專業,與跨領域整合管理能力,建立產學研共同輔導機制,強化生技醫藥產業實力。

臺師大進行科學中藥研究,發現中藥可幫助小白鼠壯陽、舒緩神經退化等功效。(記者黃朝琴攝)

受蝙蝠糞啟發,臺師大教授吳忠信研究科學中藥,發現中藥界威而鋼。(記者黃朝琴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