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國中小藝術深耕計畫暨跨領域美感成果發表

介達國小推動藝術與美感深耕計畫,展現學習排灣樂舞的豐碩成果,111學年度代表臺東縣參加全國學生民俗舞蹈比賽、創意戲劇比賽皆榮獲特優。
介達國小推動藝術與美感深耕計畫,展現學習排灣樂舞的豐碩成果,111學年度代表臺東縣參加全國學生民俗舞蹈比賽、創意戲劇比賽皆榮獲特優。
大王國小參與教育部跨領域美感教育卓越領航計畫,透過自主學習的四學模式學習策略,探索及認識自己居住的社區,從生活中產生美感並加以實踐。
大王國小參與教育部跨領域美感教育卓越領航計畫,透過自主學習的四學模式學習策略,探索及認識自己居住的社區,從生活中產生美感並加以實踐。
大王國小獲教育部跨領域美感教育卓越領航計畫績優學校「跨域美感揚帆獎」,在成果展中接受表揚。
大王國小獲教育部跨領域美感教育卓越領航計畫績優學校「跨域美感揚帆獎」,在成果展中接受表揚。
介達國小獲藝術與美感深耕計畫執行績優學校表揚。
介達國小獲藝術與美感深耕計畫執行績優學校表揚。
臺東縣政府舉辦111學年度國中小藝術與美感深耕計畫暨跨領域美感成果發表會,展現豐碩成果。
臺東縣政府舉辦111學年度國中小藝術與美感深耕計畫暨跨領域美感成果發表會,展現豐碩成果。

臺東縣政府舉辦111學年度國中小藝術與美感深耕計畫暨跨領域美感成果發表會,會中表揚藝術深耕計畫執行優等績優學校,並邀請9所獲選參與「教育部跨領域美感教育卓越領航計畫」的學校,透過動、靜態攤位一同展現豐碩成果。

 

成果展由縣府教育處長蔡美瑤主持,並表揚藝術深耕計畫執行績優學校,包括介達國小、關山國小、都蘭國小及海端國小,同時頒發感謝狀給協助落實藝術美感教育扎根的駐校藝術家,另外,大王國小獲跨領域美感教育卓越領航計畫績優學校「跨域美感揚帆獎」,也在會中接受表揚。

 

介達國小教導主任温巧盈表示,學校成立原住民樂舞社團,積極參與部落音樂市集及金峰鄉族語成果展,並辦理校際交流活動,展現學習排灣樂舞的豐碩成果,增加學習自信,111學年度代表臺東縣參加全國學生民俗舞蹈比賽、創意戲劇比賽皆榮獲特優,「有了成功經驗,小朋友更享受舞臺,大方展現自己。」

 

另外,111學年度臺東縣有臺東女中、臺東高中、育仁中學、池上國中、大坡國小、新園國小、大武國小、大王國小、樟原國小等9所學校,獲選參與教育部「跨領域美感教育卓越領航計畫」,也在會中展現豐碩成果。

 

其中,大王國小透過自主學習的四學模式學習策略,從學生自學、組內共學、組間互學、教師導學,探索及認識自己居住的社區,並對應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規劃未來社區的樣貌,指導老師張釋月表示,「讓孩子看見家鄉、認同自己,從生活中產生美感並加以實踐,自然而然具備國際競爭力。」

 

跨領域美感教育卓越領航計畫主持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授趙惠玲表示,計畫走過10年,臺東縣不僅是計畫開辦之初第一個合作縣市,也是全國推動美感教育最有成效的縣市之一,她也強調,「跨域連結,加上藝術動人的力量,臺灣的美感教育不僅能在地化,更能向國際發聲,引領全球性的美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