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大學《mathariri》 獲教育部MATA獎動畫類首獎

動畫類首獎由來自國立臺東大學的陳鈺琇、陳郁婕、楊晛華所創作的《mathariri》獲得
動畫類首獎由來自國立臺東大學的陳鈺琇、陳郁婕、楊晛華所創作的《mathariri》獲得

第10屆「MATA獎—大專校院暨高中職學生原住民族主題影音及拍片企劃競賽」,昨天(28號)隆重舉行。其中,來自國立臺東大學的陳鈺琇、陳郁婕、楊晛華所創作的《mathariri》獲得動畫類首獎,創作以「舒緩女性找尋認同時的掙扎與疼痛」為核心概念,運用粉筆畫風敘事,彷彿在魯凱石板上作畫,評審稱讚她們樸質的筆觸在鏡頭轉換之間,充滿詩意。

 

她們三位分享,《mathariri》在魯凱族裡的意思是「美好」的意思。故事源於一群由屏東遷移到臺東的魯凱族女性的口述經歷,創作團隊以「舒緩女性找尋認同時的掙扎與疼痛」為核心概念,影片裡的澤蘭是植物,透過巧思,在述說植物療效的同時,不僅傳達魯凱族人的傳統知識,也透露女性成長過程遭遇的艱難—遷徙的勞苦、產後的傷口、流產的痛苦、禁忌的危險、女性的期盼,同時也延伸出,只有母親語言文化的延續,才足以撫慰歷史的創傷。她們笑說,因為在部落裡,要有身分地位的人才能在石板上作畫,她們位階不夠,因此在動畫中運用粉筆畫風敘事,彷彿在魯凱石板上作畫。

 

她們也分享,她們三位都是漢人,因為念臺東大學的緣分,所以認識了部落的老師,和她們學習手工藝,大自然環境很吸引她們,因此主題想到了植物,想到把女性經驗和植物聯結,希望透過植物的療效,傳達女性成長過程中幽微的情緒。她們自己也都有取植物相關的部落名字,創作的作品也邀請部落的老師、長輩、小孩來配音,得獎的獎金希望捐出部分,讓族人運用。她們也分享,部落的人也有傳達,覺得她們的作品保留了傳統的文化到現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