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縣學習型城市成果博覽會東河鄉登場

臺東縣政府教育處推動105年度學習型城市計畫,今(14)日於東河鄉舊東河橋南端辦理成果博覽會,吸引當地鄉親及學校參與,以及縣內其他鄉鎮市觀摩交流,透過動態展演及靜態攤位,行銷學習型城市印象。

教育處副處長魯玉玲表示,105年學習型城市計畫以「臺東幸福城․東河學習趣」為主軸,執行社區刊物發行輔導計畫、陶藝融入產業文化生活計畫、社區美化行銷計畫、聯合手作工坊輔導計畫、農業生產組織輔導計畫、學習型城市成長歷程影像紀錄、學習型城市成果博覽會活動等7項子計畫。

透過社區刊物發行輔導計畫,共發行6期社區刊物,藉由報導社區事務達到計畫宣傳與參與學習;陶藝融入產業文化生活計畫及社區美化行銷計畫,設置大型陶壁裝置藝術,串聯四區藝術美化意象及故事性,開發特色遊學套裝學習課程;聯合手作工坊輔導計畫開設阿美族傳統編織、傳統月桃編織、生活旅遊規劃導覽及生活陶藝初階課程共150小時。

農業生產組織輔導計畫委辦團隊與在地農民攜手臺東專科學校,研發泰幽米與紅藜結合的早餐沖泡包產品,並與當地居民進行早餐包命名活動,以「紅藜麥健康飲」定名,亦針對賣相較差的香丁進行酵素製作,於東河鄉農會販售,藉由學習活動提升當地經濟發展。

教育處表示,希望經由成果博覽會,展現透過「學習」從量變到質變歷程,提升終身學習人口、培養終身學習風氣,最終能看見學習對社會、經濟、文化及教育等面向所帶來實質的改變與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