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學講座談海洋文化 解開「正港」、走私的由來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林玉茹演講。(國臺圖提供)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林玉茹演講。(國臺圖提供)

 

您知道臺語所說的「正港」由來是甚麼嗎?海上走私又是從何時開始的呢?國立臺灣圖書館舉辦臺灣學講座,邀請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林玉茹,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講述臺灣與海洋文化的歷史,了解臺灣海港的發展。

  

國臺圖臺灣學系列講座,邀請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國立臺北大學歷史系合聘教授林玉茹,以「清代臺灣海洋文化的建構:以港街社會為中心」為題,說明臺灣在大航海時代,港口城市的發展歷程。

 

林玉茹教授指出,臺灣的港街發展自從納入清朝版圖後,施行臺灣府城(現在的臺南)鹿耳門港與福建廈門的正口對渡政策,臺語「正港」就是來自正口對渡貨物往來的歷史,表示自官方許可港口「正港」進口的貨物是才正宗道地的舶來品。

 

後來,隨著臺灣進出口貿易的發展,一個正口不夠,官方陸續增加到五個正口,例如鹿港、八里坌(現在的淡水八里),與福建進行「五口貿易」,海上貿易越來越熱絡,但也讓「私口貿易」興盛,當時有透過小港口竹塹港、鹽水港等地走私,後來因清廷無力管理導致沿岸走私越來越猖獗,直到1843年(道光23年)正式開放寧波、乍浦等華中地區與臺灣貿易,打破了長達160年臺灣與福建正口對渡制度。

 

林玉茹教授表示,到19世紀中葉,臺灣的港口系統形成北淡水、南安平兩個核心港口,另有正口以及小口等三層系統,並開始有發展獨有特色,如正口港之一的鹿港即為傳統港市的貿易型態,發展出與泉州固定商號間的委託貿易制度,即雙方互相代為在當地銷售與幫忙收購商品,也會透過書信互通在地的商業情報,以謀取雙方最大利潤。而大稻埕就是在通商港埠淡水港發展下,所形成的新興商業中心,頻繁成立洋行、錢莊、媽振館等貿易相關機構。19至20世紀,臺灣貿易圈不僅遍及亞洲甚至拓展到海參威,可見臺灣郊商發達的商業版圖。

 

國臺圖定期舉辦「臺灣學系列講座」,邀請相關領域學者專家進行演講,相關訊息可上國臺圖網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