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性別暴力防治亞洲首屈一指 國外組團來臺取經

     為了解臺灣性別暴力防治工作推動進程、113保護專線運作經驗,印度德里大學、馬德拉斯大學學者與實務工作者在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的引薦下組成參訪團來臺灣進行5天4夜的交流學習,同時韓國1366危機專線團隊一行15人也分別於本(113)年6月3日、6月4日至衛生福利部及113保護專線接線中心進行實地參訪與討論交流。

     衛生福利部表示,我國推動性別暴力防治工作已逾30年,除訂頒家庭暴力防治法、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性騷擾防治三法、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等重要法律,引進民事保護令制度,並建立跨網絡合作機制;此外,各直轄市、縣(市)政府成立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提供被害人庇護安置、法律扶助、心理諮商輔導、經濟扶助、就業協助等保護扶助措施,本部並設立113保護專線,提供24小時全年無休之通報與諮詢服務。依據本部106年及110年調查,臺灣婦女遭受親密關係暴力終身盛行率從24.5%下降至19.62%;保護性案件再通報率逐年降至低於7%策略目標,已達社會安全網計畫績效指標;另每年平均裁定保護令有2萬多件,阻卻許多高危機案件發生,在在顯示我國性別暴力防治已有成效,獲得來訪友人的肯定。衛生福利部進一步說明,這幾天的交流參訪,一方面肯定我國各網絡單位多年來的努力成果被國際社會看見,但同時也發現到,要翻轉根深蒂固的傳統文化觀念需要長期且持續的努力,另外臺韓兩國對於防治數位性暴力也有相同的經驗,是現階段刻不容緩的重要課題。

     衛生福利部表示,性別平權及性別暴力防治已為世界趨勢與普世價值,非常樂意與其他國家分享臺灣這些年來在各項性別暴力防治工作上的努力與成果,並從與其他國家的交流中,反思與精進現有各項防治工作,期待透過提高大眾性別暴力防治信念及參與、完善預警機制、強化網絡合作,及建立多元深化的服務等,打造暴力零容忍、性別平等及友善被害人的社會環境。

(資料來源:衛福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