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銀不可忽視的三大挑戰

台灣數位匯流網記者簡鈺璇/綜合報導

今年底台灣第一間純網路銀行可能開設,民眾未來僅需透過上網裝置,完成所有銀行交易,包括:借貸、轉帳……等。但在沒有實體分行下,銀行真的能確保每筆交易與個人帳戶的安全嗎?

挑戰一、資訊安全難以確保

去年4月英國TSB就發生資訊技術(IT)出包的問題,有超過190萬的客戶無法登入銀行網頁,部分客戶甚至能看到他人的帳戶。這場災難持續一週,造成數千位用戶與銀行解約,執行長Paul Pester為此事下臺負責,TSB也在2018年英國銀行排行中敬陪末座,未來還會面對1.5億英鎊(59.21億台幣)以上的賠償。

從TSB的案例可知,純網銀的資安風險極高,不過金管會在公布《臺灣商業銀行設立標準》並沒有針對網銀的資訊安全予以加強,僅在網銀的資本額與申請資格中予以限制,要求網銀的發行者全數認足100億股份,且金融業者必須佔網銀出資額的40%。

目前臺灣純網銀的金融監理原則、申請許可規範皆比照商業銀行。而去(2018)年底金管會也委託財經公司成立「金融資安資訊分享與分析中心」,將證券、銀行、保險的金融業者納入聯防體系,因此純網銀勢必也會被納入其中,共同強化金融資訊安全。

不過,網銀的出資股東背景多元,而且多非為金融業者,雖然這促進跨產業的交流,但金融業相較其他產業畢竟是受高度監管,因此入主純網銀的非金融業股東能否使用客戶的帳戶與交易資料,來作為自身產業的營運需求,這是值得商榷的問題。可想見的是,未來民眾授予純網銀的資料使用權限越來越大,當然個資的洩漏風險也會增加。

挑戰二、身份認證困難 信用風險增加

「信用風險」也是純網銀需克服的難題。舉例來說,現行客戶忘記網路銀行帳戶密碼的處理機制,大多是本人親自至實體門市重新驗證身份、開鎖,但在沒有實體銀行的情況下該怎麼做呢?

傳統的人工作業方式比較能夠精準確認顧客身份的真實性,且無法用影像、聲音辨識的技術破除,但這一切移到網路上就變得困難,稍有不慎,個人資料還會遭詐騙集團盜用,開設「人頭帳戶」的狀況。

因此,傳統雙證件開戶的模式移到虛擬世界,勢必要加強身份的查證,例如:英國Atom Bank就開發生物辨識技術,以指紋或臉部辨識技術做進一步的身份驗證。然而,這需要配合客戶的行動裝置的設備提升,否則將大幅降低用戶辦理帳戶的意願。

此外,純網銀也會受制於客戶無法當面提供抵押品、無法履行保證人陪同等情況,僅能辦理個人的小額放貸,這限制網銀的業務,將影響網銀的事業規模與增資幅度。從2017年韓國網銀K-Bank在2018年7月發行新股籌資失利可知,投資人對純網銀的未來是缺乏信心的。

挑戰三、國人無使用網銀的習慣 市場開拓困難

最後,網銀所開啟新的金融服務,勢必得看臺灣消費者買不買單。根據國發會公布「106年數位機會調查」:國人網路銀行使用率為33.2%,較105年的31.9%增加1.3%,且近6年大致維持在31%至34%,使用客群以20至49歲為主。

由此可知,網路族群並沒有使用網銀的習慣,這是臺灣網銀在開拓市場時會面臨的難題,或許可參照韓國網銀剛開設時,給予手續費與存款利率優惠,增加自己在市場的競爭力。

圖片來源:Pexels

更多台灣數位匯流網報導
從國際網銀模式看台灣網銀的未來
電信業者成國內純網銀當紅炸子雞

【讀者投書】

台灣數位匯流網歡迎各界踴躍發聲,來稿請寄至tdcpress.com@gmail.com,並請附上姓名、聯絡方式、職業與簡介。本網有權決定是否刊登及刪修之權利,本網不支付稿酬,且文責自負。

【請標明原文出處與原始連結方可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