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蔦屋書店日籍董事長 泳渡日月潭、登玉山、台北馬拉松樣樣來 大塚一馬 下一步挑戰單車環島
臺灣蔦屋書店董事長兼總經理大塚一馬持續在台灣找合作夥伴傳遞集團強調的生活幸福感;同時他也珍惜和每個人交流的緣分,充分享受在台灣的每一天。
文/孫蓉萍
臺灣蔦屋書店董事長兼總經理大塚一馬,在「2024流通經營者高峰論壇」上向大家介紹自己:「來台灣6年,拿到了永久居留權,而且去年玉山5峰登頂、台北馬拉松全馬連續兩年完賽,今年更連續兩年泳渡日月潭。」讓在場500多位聽眾不禁鼓掌。
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10月剛升任董事長的大塚,早年根本沒想到過會和台灣結緣。他原本在NTT Comware公司擔任系統工程師,但是因為喜歡和人接觸,想從事直接面對消費者的工作,於是2001年進了文化便利俱樂部(CCC)集團旗下的蔦屋書店。
系統工作者變身書店領航員
當時還是CD、DVD、錄影帶出租盛行的年代,蔦屋書店一開始也以出租影音軟體為主軸。大塚從每天面對電腦的工程師,搖身一變為店員,要陳列和銷售商品,還會告訴顧客接下來會有什麼CD要上市、問他們要不要先預約?儘管工作內容大不同,但因為能面對人群,和同事們工作也很愉快,讓他真心認為「服務業實在太有趣了」。
2001~2007年,他在日本岡山、大阪、東京的六家店待過,累積了經驗之後,從2007到2018年負責區域管理的工作;來台灣之前,他是北關東第4分區的區域長,統籌管理60家店。蔦屋書店約9成都是加盟店,經過這些年的磨練,大塚能夠同時為店員、店長和加盟主著想;或許因為有如此全方位的思考,CCC決定派他來台協助展店。
《財訊》雙週刊指出,其實,蔦屋書店早在2012年就和中環的亞藝影音合作,在台灣開了第1家店,全盛時期甚至有將近30家店。不過,隨數位串流崛起,租片需求下滑,縮小規模的同時,蔦屋書店也在思考下一步該怎麼做。經過縝密的市場調查,2017年蔦屋在台灣開了第1家信義店,這也是蔦屋在海外的第1家店;2018年再開了內湖店和台中市政店。2019年開幕的南港店之後,9家店都有大塚的心血在裡面。大塚對自己來台灣也很意外,「來台灣赴任前兩個月,公司突然告知,要派我去台灣,我也覺得很驚訝。」
把搭乘公車當做練核心肌肉
不過來了以後,就迷上了這裡。因為習慣日本公車司機緩慢的步調,讓他一開始在台灣搭公車上班時很不習慣,不過現在已經不成問題,「甚至可以當作在練核心」,接下來只剩臭豆腐還沒征服。因為有興趣的事太多,他說:「即使已經待了6年,現在也不覺得膩,還有很多值得探索的地方。」
從完全陌生到融入當地,大塚抱持一貫聆聽對方聲音的態度。例如CCC集團注重「生活提案」,希望人們過著更幸福的生活,因此展店前的市場調查、了解消費者的看法非常重要,藉此了解當地的特性、居民想要什麼等。大塚透露,通常開一家店會需要至少半年的市場調查,確認可行後,再針對當地民眾需求設計,也因此目前台灣有12家蔦屋書店各有不同的特色。
日本蔦屋書店和咖啡廳並存,但台灣則是書店和餐廳並存,就是因為調查結果顯示:日本人喜歡邊看書邊喝咖啡,有一種高雅時尚的感覺;台灣人則偏好在書店的空間用餐,聊天時特別帶勁。
網路書店帶來方便,不過蔦屋書店創造出網路沒有的價值。實體書店可以讓逛書店的消費者,看到喜歡的書,就立刻把書帶回家閱讀。書店店員還能提供顧客專業的建議,協助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書。另外蔦屋書店更擅長打造舒適的空間,讓消費者留下來享受書香氛圍,而且願意掏錢購買。這些關鍵都是建立在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之上,也是大塚一開始進入蔦屋的原因。
不可諱言的是,光靠賣書利潤有限,因此要借重有質感的餐飲服務來增加營收。蔦屋也順應時勢,提供一些新服務。例如,代官山的蔦屋書店為當地較年長的民眾,創造了一個舒適的休憩空間,當年可說是創舉。現在台灣則提供Share Lounge服務,讓顧客1小時花180元就能享用餐點和空間,符合辦公或讀書的需求。
升上董事長後,要負的責任當然更重大,大塚必須思考在台灣發展的策略,向日本總部報告。他經常和日本及台灣的朋友交換意見、腦力激盪。他還加入日本人組成的讀書會,每一、兩個月聚會一次,每次針對指定的書提出自己的心得。
每次不同的人選書,主題也五花八門,例如最近讀的書是《安靜是種超能力》,之前還讀過《丹麥式幸福工作法》、《如果活到80歲》、《為何全球瘋迷BTS》、《零碳改變世界經濟》、《從商機看半導體》;從管理、心理、科技到娛樂、健康等,包羅萬象,而且不同行業的人提出感想,往往會得更多新的啟發。
把書店打造為幸福聚會所
蔦屋書店已不只是書店,而是把這裡當作連接人和生活的聚會場所,實踐CCC要帶給大家的幸福生活。也因此臺灣蔦屋書店除了和加盟主合作開書店之外,也在店內舉辦活動、銷售商品,甚至能為企業規畫,讓他們在大樓或公司某個角落打造閱讀空間,從設計、選書和維護,由蔦屋提供一條龍服務。合作夥伴透露,大塚不藏私地分享各種訊息,彼此良性互動,合作愉快,因此反映在業績上。
《財訊》雙週刊分析,2024上半會計年度(2024年4月到9月),臺灣蔦屋書店的營業額和淨利,都成長1成左右。疫情過後加速展店,去年開了3家店;包括12月即將在台中開的第13家店,今年也要開3家店,未來也計畫持續擴點。雖不方便說具體的目標,但大塚認為台灣有市場潛力,因此除了目前的潤泰建設和忠泰建設等企業外,希望能和更多加盟主合作,提案更多新生活形態。
至於大塚個人,則期待明年能完成騎自行車環島的心願。另外希望自己的中文能更流利,不只生活會話,還能更隨心所欲地和大家交談,了解更多人的想法,反映到工作上。畢竟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即使在網路社會也無可取代,這也是他進入CCC集團的初衷。…(本文出自《財訊》雙週刊723期)
更多財訊文章:
鴻海科技日透露訊息 輝達最新AI伺服器邁入量產!液冷將成主流 三大勢力爭食黃金領域
麥當勞竟成美國總統大選關鍵之一 川普和賀錦麗最新民調誰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