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諸羅樹蛙遺傳特徵分三類 臺南麻豆、永康占其二 但棲地破碎亟需保育維繫

諸羅樹蛙是臺灣特有種保育類動物,在國際自然保育聯盟受脅物種紅皮書中列為瀕危(EN)等級物種,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研究發現,臺灣諸羅樹蛙在遺傳基因上可分3個族群,其中臺南麻豆及永康地區族群即分別各具遺傳獨特性,但棲地相較雲林─嘉義族群破碎孤立,生多所建議將3處族群視為不同保育管理單元進行保育,尤須強化棲地維護。

臺灣的諸羅樹蛙分布在雲林、嘉義以及臺南的麻豆、永康等地區,由於過去一直缺乏永康地區的諸羅樹蛙族群遺傳資料,生多所利用簡化基因組定序分析方法為臺灣的諸羅樹蛙進行廣泛研究。研究顯示,臺灣的諸羅樹蛙可大致分為3個存在明顯差異、各自擁有獨特遺傳特徵的族群,分別為雲嘉地區、臺南麻豆及臺南永康族群。

生多所助理研究員張伊鈞表示,麻豆及永康族群雖同在一縣市當中,但可能因各自對其生存的生態環境適應演化,已各具獨特的遺傳特徵,為諸羅樹蛙這個物種提供了重要的遺傳多樣性。

麻豆及永康的諸羅樹蛙族群各自對其生存的生態環境適應演化,分別已各自具有獨特的遺傳特徵,為諸羅樹蛙這個物種提供了重要的遺傳多樣性。(圖片提供/生物多樣性研究所;攝影/陳琬婷)

諸羅樹蛙主要棲息在低海拔樹林、竹林和果園等環境,但受到都市開發及土地利用方式改變等因素,生存環境大受影響。張伊鈞指出,雲嘉族群諸羅樹蛙棲地跨縣市連貫,單一竹林與竹林間頂多相距1、2公里,但臺南麻豆及臺南永康族群地理位置相形孤立,臺南市這兩地彼此至少就相距15公里以上,距離嘉義更遠,容易成為生態孤島,保育工作更形重要。

張伊鈞表示,獨立區域族群可能因族群數量有限,區域內容易近親交配,產生遺傳窄化的「近交衰退」現象,不利物種存續,但詳細研究麻豆、永康兩地族群後發現,其近親交配程度尚不高,推測各自的族群數量尚足以維繫其遺傳多樣性,無須透過引進其他地區繁殖個體「遺傳救援」,增加遺傳基因豐富性。

農業部林業保育署已在雲嘉地區推動諸羅樹蛙竹林生態服務給付計畫,臺南永康地區的三崁店族群也正經由保育團體努力,積極推動成立三崁店生態公園,但以臺南麻豆族群分布較為分散,且面臨棲地開發的威脅。張伊鈞指出,生態服務給付計畫未來或可將諸羅樹蛙棲地守護範圍從竹林擴大至文旦柚果園,但更重要的是棲地維護,三崁店過去是永康糖廠,如今有望規劃生態公園守住樹蛙棲地,但麻豆總爺糖廠周邊卻仍面臨開發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