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科大設計系畢展 土壤餅乾、鉛字巧克力飆創意

記者黃朝琴/臺北報導

臺灣土壤餅乾、活字印刷巧克力,用設計打造吃的創意!臺灣科技大學設計系畢展今登場,66件作品種類包羅萬象,包括各式實體產品、商業設計、動畫創作,有學生從「吃土」發想,用天然食材餅乾,搭配烘焙手法,模擬各種土壤質感,再如工人子弟自述成長歷程的動畫《缺席的家長會》,另有時尚微型供氧裝備、可解決廚餘的昆蟲養殖裝置、針對臺灣光害的探討等,校內展期至11日止,14日至17日移師新一代設計展南港展覽館2館展出。

「吃土?」常被用來形容月底沒錢的窘境,臺科大設計系王靖蓉、張雅茜把臺灣的土壤做成各式可口的餅乾,讓大家用「吃土」的方式認識臺灣這塊土地。全世界12種土綱土壤中,臺灣就有11種,透過土壤與食物質感的設計,一邊享用餅乾、一邊挖掘臺灣各地區的土壤特性,感受土壤、並且更加親近土壤。

帶著一點鹽顆粒的餅乾是臺南七股鹽田的旱境土、表面有著膨脹和龜裂痕跡的是膨轉土、有著雙色的新成土來自金門、花東則有偏黑的黑沃土。這一塊塊餅乾,都是利用天然食材,像是竹炭粉、黑糖、可可粉、芝麻粉,再加上不同乾燥和烘培手法反覆實驗出來的作品。兩人在發想這個設計作品前,其實不太會烘培,但是透過餅乾認識臺灣這塊土地很有成就感。

傳統活版印刷已沒落用,用巧克力當活字印刷!李俐臻、王譽設計一套活版印刷巧克力體驗流程,將傳統鉛字改為巧克力,巧克力變成巧克力字磚,再逐一挑檢,最後放入盒內排版印製,使用者可以體驗活版印刷的流程,更將親手做的禮物送給重要的人,邊吃邊玩打造客製化巧克力禮盒,保留手作溫度,並讓傳統技藝留傳。

吳柏陞、朱恩祈合作動畫作品《缺席的家長會》,吳柏陞從小和水電工爸爸在工地長大,從小就有這些疑問,包括「我的爸爸和別人的不太一樣!」、「為什麼假日不能出去玩都在工地」,他從小就羨慕別人可以出國旅行,在成長過程比較沒有自信,透過作品想表達成長時期心裡的空缺。

吳柏陞說,自己漸漸長大懂事,發現水電工也是受人敬重專業工作,想透過這個作品告訴家人,父母也是孩子們的驕傲,其實爸爸還是希望我能回去協助水電工的家業,自己雖然讀設計系,但能為自己和父親留下這部動畫作品,鼓勵每一個出身底層的孩子們,是很有意義的事。

吳聖堯、劉莎玟的昆蟲教育養殖裝置,利用黑水虻的生長流程,解決剩食煩惱,可推廣學齡青少年,讓綠色意識從小扎根;張菁蘭、黃怡川的微型供氧時尚裝置,是一個便攜、時尚、簡單的供氧設備,它由口罩與小背包組成,讓需要氧氣輔助支援與防疫需求的人能夠同時享有最清新的空氣與可靠的防護。

臺科大設計系李俐臻、王譽用用巧克力來當活字印刷,邊吃邊玩客製化巧克力禮盒。(臺科大提供)

臺科大設計系王靖蓉、張雅茜把臺灣土壤做成各式餅乾。(臺科大提供)

臺科大設計系吳柏陞(左)和朱恩祈合作動畫「缺席的家長會」,是一部工人子弟自述成長歷程作品。(臺科大提供)

臺科大設計系吳聖堯(右一)、劉莎玟的昆蟲教育養殖裝置,利用黑水虻的生長流程,解決剩食煩惱。(臺科大提供)

張菁蘭、黃怡川(右一)的微型供氧時尚裝置,口罩與小背包組成,需要氧氣支援與防疫需求的人享有清新空氣。(臺科大提供)

臺科大設計系李俐臻(右)、王譽設計活版印刷巧克力體驗流程,將傳統鉛字改為巧克力。(臺科大提供)

臺科大設計系王靖蓉(左)、張雅茜把土壤做成可口餅乾,用「吃土」方式認識土地。(臺科大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