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找戰犯 不如別再犯

(圖/本報系資料照)
(圖/本報系資料照)

被稱為史上最難預測的2024總統大選終於落幕,在藍白合破局的三黨廝殺下,分食6成「下架民進黨」選票的國民黨與民眾黨,由於國民黨訴求的棄白保藍以及民眾黨號召的「棄藍綠,保台灣」均未完全奏效,侯、柯兩人分別獲得33.5%、26.5%的選票,最後讓賴清德漁翁得利,以40%未過半的得票率勝選,重演2000年的戲碼。

這樣的結果並不令人意外,也大致符合選前幾家主要媒體的封關民調結果。總體來說,自從藍白兩黨在君悅飯店演出一場破局秀後,整場選舉就進入了藍白各自吹口哨壯膽,綠營準備坐收漁翁之利的垃圾時間。趙少康說得豪邁,只要把柯文哲打到20趴以下,侯友宜就當選了,無奈到最後證明了基本盤終究還是基本盤,選票畢竟不會無性繁殖,沒有柯文哲當觸媒,產生不了化學反應。而柯文哲說國民黨只想打敗自己,此話不假,但反過來說,柯文哲自己不也是只想(或只能期望)打敗侯友宜嗎?雙方選前就心知肚明,想要單獨取勝難度極高,卻仍然做了最不該做的選擇,或許只能說是天意?

6成民意是解讀這次大選的通關密語。藍白相加的總統得票率正好是6成、區域立委(含原住民)總席次為55%(含泛藍無黨籍2席)、政黨票得票率為56%,大致都反映了這個比例數字,顯示6成民眾要下架民進黨是非常真實的民意表達。本次立委選舉媒體聚焦的兩個主要藍白合示範區(新北二選區、台中一選區)就是最佳的演示,民眾黨的李有宜與蔡壁如都是初次參選,在與藍營密切合作,相互輔選下,卻都能緊咬長期有高支持度的林淑芬與當選四屆立委的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可說是雖敗猶榮。即便在傳統深綠的台南市與高雄市,藍白合計的得票率也差不多能和民進黨打成平手,顯示民進黨長期以來的絕對優勢已經動搖,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選舉勝者為王,接下來藍白互找戰犯,想來也是必然的戲碼。選後檢討找戰犯從來就不是一件難事,除了正式破局後才出線的兩黨副總統候選人趙少康與吳欣盈外,無論是國民黨的朱立倫、侯友宜、金溥聰,抑或是民眾黨的柯文哲、黃珊珊,再加上各自手底下的一群戰狼幕僚,隨便都可以找出一堆理由貼上戰犯標籤,抓出來公審。

但是,藍白兩黨與其選後互找戰犯,不如記取教訓,別再犯這種低級錯誤。柯文哲與朱立倫兩位黨主席應該要好好思考接下來如何盡釋前嫌,大家心平氣和地討論之後在國會共組多數聯盟,以及兩年多後的地方選舉合作。尤其共組聯合政府與國會多數聯盟是民眾黨在選前的重要政策宣示與政治承諾,國民黨之後也跟進表態,相對於賴清德選前堅持不承諾組成聯合政府,可說是高下立判。賴神雖然在勝選後假惺惺地說會尋求和藍白合作,但有當年陳水扁以「搬開路上的大石頭」暗喻唐飛辭職的前車之鑑,以及蔡英文「謙卑」、「團結」的政治謊言,柯侯二人當不至於天真到會相信賴清德的鬼話。

新科立委即將在2月1日走馬上任,新一屆國會也馬上要開始運作。不管雙方在選前說了多少氣話與醜話,都應該盡速協商成立國會多數聯盟,對於蔡英文8年任內,在完全執政下所企圖掩蓋的諸多弊端疑雲,如高端疫苗、潛艦國造、光電綠能、總統論文等,都應該一件一件地全力追查問責,把事實公諸於世,同時糾正蔡英文執政時濫設黑機關、政治酬庸氾濫等錯誤的行政措施,嚴格監督賴清德少數政府的一切施政作為,避免其貪腐濫權,讓立院多數成為「有牙齒的老虎」,方能不辜負支持藍白的6成選民期望。(作者為大學教師)